人民網>>深圳頻道

深圳黨史上的10個“第一”

2021年06月29日08:44  來源:深圳特區報
 
原標題:深圳黨史上的10個“第一”

  中共寶安縣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紀念館位於寶安區燕羅街道燕川社區素白陳公祠內。深圳特區報記者 楊浩翰 攝

  作為全市“四史”學習教育實踐基地之一的南頭古城,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去參觀學習。 深圳特區報記者 楊浩翰 攝

  市民在南頭古城接受黨史教育。深圳特區報記者 李偉文 攝

  市民在中共寶安縣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紀念教育基地展覽館參觀學習。 深圳特區報記者 楊浩翰 攝

  深圳市第一次黨代會上,大會代表在投票。

  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七一”臨近,在全市黨史學習教育如火如荼開展之際,本報聯合深圳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梳理了深圳黨史,盤點深圳黨史上的10個“第一”,並尋訪昔日場景進行對照,回顧黨帶領深圳人民走過的光輝歷程,從這些開創者的故事中,汲取砥礪前行的勇氣和力量。

  1 深圳地區最早黨小組

  1924年1月,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國民革命統一戰線正式建立。7月,農民運動講習所在廣州開辦。1924年下半年,中共廣東區委派農講所第一、二期學員共產黨員黃學增、龍乃武和何友逖,以國民黨中央農民部特派員的身份來到寶安縣,首先在第四區(沙井)、五區(鬆崗、公明)一帶農村開展農民運動,並積極發展共產黨員。當年年底,黃學增、龍乃武在第四、五區發展了寶安第一批共產黨員麥福榮、麥金水、陳細珍、麥牛、潘壽延、潘國華、潘滿容等。1925年,各區在黨員較為集中的鄉村建立起黨小組。公明樓村、周家村均成為寶安最早建立黨小組的鄉村,其中,樓村黨小組在樓村琬璧公家塾成立,陳義妹任組長﹔周家村黨小組組長為麥福榮。至當年年底,寶安全縣5個區先后建立了11個黨小組。

  2 深圳地區第一個黨支部

  1925年7月中旬,根據中共廣東區委的指示,深圳地區成立了第一個黨支部——中共寶安縣支部,黃學增任書記,支部委員有黃學增、龍乃武、鄭奭南,隸屬中共廣東區委領導,主要任務是發動群眾繼續援助省港大罷工,開展減租減息和反對苛捐雜稅、打倒貪官污吏和豪紳惡霸的斗爭。1926年,寶安黨組織決定撤銷縣黨支部,成立中共寶安縣黨部,並推選龍乃武為縣黨部負責人,縣黨部設在縣城南頭鄭氏宗祠。

  3 第一名黨組織領導人

  黃學增是廣東早期中國共產黨黨員之一,是廣東多地黨組織的創建者,革命武裝斗爭的領導者,是大革命時期廣東省四大農民運動領袖之一,更是大革命時期深圳地區共產黨組織的主要創建者,對寶安縣黨員發展作出重大貢獻。1925年7月中旬,據中共廣東區委指示,成立了深圳地區最早的黨支部——中共寶安縣支部,黃學增任書記。1929年8月在海口被捕犧牲。

  4 第一次參與大革命活動

  1925年6月19日,震驚中外的省港大罷工爆發。凌晨,香港電車工人分別乘火車或步行到深圳。黨領導下的農民運動蓬勃開展的深圳地區,成為廣州與香港工人運動的聯絡點和第二戰場。7月5日,為了一致反對英、日、美、法帝國主義,在經濟上援助省港罷工工人,深圳商會、學會、農會、工會發起成立“對外協會深圳分會”,有40多人加入。大會號召“全國各階級宜趁此團結一致,並聯合世界一切被壓迫者共同打倒一切帝國主義,廢除不平等條約”。省港大罷工持續了一年有余,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氣焰,顯示了中國人民的反帝決心。東門老街思月書院成為香港罷工工人接待站,由中共廣東區委監察委員會副書記梁桂華擔任站長,接待從香港過來的工人,然后分批乘火車往廣州等地。此后,香港罷工工人每日由深圳乘火車往廣州者有近千人。

  5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第一次暴動

  1927年12月,為做好配合廣州起義的准備工作,中共寶安縣委進行調整,產生第二屆委員會。省委派傅大慶到樓村,向寶安縣委傳達指示,限13日前進軍深圳,會同鐵路工人奪取火車直趨廣州接應起義。縣委立即從兩個大隊的工農革命軍中抽調200多人,將原來的第三、四兩個大隊混編為第一、第二兩個大隊。12日晚,第一大隊經觀瀾、龍華,向深圳進軍。14日,工農革命軍分四路突破深圳東西南北墟門,包圍國民黨軍政機關,第一大隊沖進反動警局,俘虜國民黨區長兼警察局長。當日下午轉移到烏石岩集中。第二大隊未攻下縣城,亦退到烏石岩集中。這次暴動是寶安工農在大革命失敗后武裝反抗反革命武裝的第一次嘗試,打擊了國民黨在寶安的統治。

  6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第一次黨代會

  1928年2月23日,中共寶安縣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在今燕羅街道燕川社區素白陳公祠內秘密召開,到會代表19人。中共廣東省委巡視員阮峙垣參加大會並作政治報告,鄭奭南作黨務報告。會議選舉產生了中共寶安縣第三屆委員會,省委指派鄭奭南代理縣委書記。會議通過了《提案大綱》,翻印了《紅旗》《布爾什維克》等黨內刊物及各種宣傳品。大會認真總結革命失敗的原因和教訓,點燃了深圳地區紅色革命的星星之火,留給后人永不泯滅的紅色革命文化。據黨史專家介紹,這次會議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深圳地區中共黨組織召開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黨代會,在深圳黨史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7 第一條紅色交通線

  大革命失敗后,中共寶安縣委被迫轉入地下,繼續領導人民開展革命斗爭。廣東省委領導陳郁等指示寶安縣委,要求在深圳河附近建立交通站,以溝通當時設在香港的省委機關與廣州及各區縣的聯絡交通線。1927年8月,寶安縣委決定以皇崗為交通大站,建立一條“皇崗-水圍-九龍”紅色交通線,主要任務是確保省委和縣委的聯系,傳遞秘密文件、指示等。交通站由共產黨員庄澤民任站長。這條紅色交通線曾護送過許多同志,其中有廣東省委領導人李源、蔡如平、黃學增、阮峙垣、趙自選等。

  8 升起華南第一面五星紅旗

  1949年9月,解放軍挺進廣東。9月30日,近千名由香港北上准備參加廣州接管工作的進步青年、學生和部隊干部駐扎在大鵬王母墟。傍晚,他們接到香港《華商報》轉來的新華社新聞稿,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號、國旗、國歌、首都和將於10月1日舉行“開國大典”的消息。粵桂邊縱隊參謀長楊應彬按照新聞稿的說明,動手繪制圖紙,於下半夜完成國旗的縫制。10月1日早上6時多,近千人在王母墟光德學校的大榕樹下,舉起毛澤東像,高唱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升起自制的五星紅旗,舉行庄嚴、肅穆的升旗典禮,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是華南最早升起的五星紅旗。王母墟升旗發生在10月16日深圳解放之前,在深圳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和紀念價值。

  9 建市后第一次全市黨代會

  1990年12月15日,深圳市第一次黨代會舉行。會議提出把馬克思主義同深圳的實際結合起來,繼承黨的優良傳統和開拓創新結合起來,切實抓好黨的自身建設,進一步提高特區黨員隊伍素質,增強黨的戰斗力和凝聚力。

  如今,在深圳博物館常設的深圳改革開放史展覽,對深圳市第一次黨代會的相關展品仍然給予了突出展示。展覽中有1990年12月16日,即黨代會開幕次日的深圳特區報,頭版以《中共深圳市第一次代表大會昨天隆重開幕》為題,通欄刊登了深圳市第一次黨代會開幕的專題。

  深圳第一次黨代會的召開是深圳全體黨員、全體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時任市委書記李灝說,要正確理解黨的領導和特區建設的關系。特區前10年的成就是在黨的領導下取得的,特區今后的工作同樣離不開黨的領導,必須切實加強黨的建設。

  10 首個民營企業統管黨委

  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區域,深圳適應經濟社會結構的急劇變革,較早進行非公黨建領域的探索。1995年4月,深圳成立了市總商會民營企業黨委,這是全國首個民營企業統管黨委,特區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也從此開始由“地區性零散的自發實踐”轉向“統一指導下的整體推進”。

  當時,在民營企業成立黨委,在全國還沒有先例。前一天晚上,黨委第一任書記的葉鳳翔一夜無眠。而讓他感動的是,第二天的成立大會上,分布在全市各地110余名黨員代表無一缺席。這些來自民營企業的代表深知,自己是一名在特區剛剛找到“家”的黨員,這個“家”來之不易。市總商會民營企業黨委成立后統一管理全市外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黨組織和黨員,開始探索一條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新路子。當年中央統戰部發給黨委的賀詞中說:“深圳市總商會民營企業黨委的成立,不僅是深圳市非公有制經濟領域黨的建設和統一戰線工作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國這一方面工作的一件大事。”(毛劍鋒 韓文嘉 黎雅 整理)

(責編:張晨牧、陳育柱)
掃描二維碼了解更多

掃描二維碼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