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頻道

從“跟蹤模仿”到“超越引領”

任羽中
2021年09月07日08:19 |
小字號

  進入9月,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迎來第一批本科生。未來技術學院的設立,是面向生命健康領域重大需求和挑戰,培養具有前瞻性、能夠引領未來發展的技術創新領軍人才的重大探索,旨在瞄准未來10到15年前沿性、革命性、顛覆性技術,搶抓全球科技發展機遇。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對科技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要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更好結合起來,發揮基礎研究深厚、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成為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軍。”作為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高校隻有適應新階段帶來的新要求,發揮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以及助推社會發展的作用,才能形成支撐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高水平動力源。

  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

  2015年,屠呦呦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了中國大陸科技界第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

  屠呦呦能夠獲獎,是因為她和她所在的團隊在新藥研制中作出了重大原始創新。在青蒿素的發現與提取過程中,中國科研工作者“調查了2000多種中草藥制劑,選擇了其中640種可能治療瘧疾的藥方,但在經歷了第190次失敗之后才第一次成功地用沸點較低的乙醚制取了青蒿提取物”,而這一發明,打破了過去認為“抗瘧藥必須含氮雜環”的斷言。當時世界上還有別的國家也在研制新的抗瘧藥物,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很大,但最終取得突破的卻是研究條件相對落后、科研基礎相對薄弱的屠呦呦團隊。

  自主創新、勇於超越,從屠呦呦的成功聯想到另外兩名科學家的故事。一位是“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於敏院士,他從未出國留過學,是中國自己培養的“土專家”。在當時超級大國核壟斷的情況下,他提出了制造氫彈的獨特構型,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從原子彈到氫彈這個過程用時最短的國家。用他自己的話說,“除了ABC,其它都是國產的。”錢三強稱他“填補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

  另一位是王選院士。他大膽跨越了國外激光照排技術發展過程中的“光機式”和“陰極射線管式”這兩個階段,創造性地首次使用“參數描述方法”描述筆畫特性,一舉開創了漢字激光照排的嶄新時代,使中國人的印刷業“告別鉛與火,邁入光與電”,堪稱是“當代畢昇”。

  “實踐証明,我國自主創新事業是大有可為的!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為的!”幾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科技界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國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科技創新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屠呦呦、於敏、王選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証明中國科學家完全有能力在科技發展的最前沿,用自己獨立的創造,為整個人類知識版圖的擴展作出重大貢獻。這不僅給予中國人巨大的激勵,增強了民族的自信,也給我們很多重要啟示。

  瞄准世界最前沿

  落后就要挨打,這是近代100多年留給中國的血淚教訓。中國的現代科學和高等教育事業起步晚、底子薄。長期以來,不管是搞科研、還是辦大學,都主要是“跟蹤模仿”,照著發達國家的樣子來摸索自己的道路。比如辦大學,最開始學習日本、德國,后來模仿英美,再后來引入了“蘇聯模式”。人家怎麼做,我們就跟在后面學著做。有時候可能人家走了彎路,我們也跟著走了彎路,或者人家的那一套並不完全適應中國的情況,但我們還是搬過來用了,教訓尤為深刻。

  經濟學中的“后發優勢理論”認為,處於后發地位的發展中國家,在起步階段,“跟蹤模仿”是必然選擇,有歷史的合理性。誠然,該向人家學習的地方,就必須老老實實學。在從零開始、赤地新立的情況下,“跟蹤模仿”確實可以幫助我們節約很多成本。

  當學生不是什麼恥辱,但如果永遠“北面為弟子國”,被別人卡著脖子,而沒有自己的創新與獨立,那就永遠挺直不了腰杆。作為一個擁有5000年不間斷文明史的大國,中國要想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對人類文明作出比較大的貢獻,就不可能長時間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當我們有了相當的積累、上了新的台階之后,如果還僅僅滿足於“跟蹤模仿”,就很難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很難形成獨立自主的國家創新體系,很難實現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從科學大國向科學強國的轉化。

  提出串級萃取稀土分離理論、有力維護國家發展利益的徐光憲院士曾經這樣鼓勵他的學生:“我們做科研的有一個信念,就是立足於基礎研究,著眼於國家目標,不跟外國人跑,走自己的創新之路。”今天的中國,面臨著全新的歷史任務,瞄准著世界科技、教育的最前沿,更要邁出自信的步伐,努力實現跨越式的發展,要有在某些領域后來居上、引領發展的氣概和前瞻性規劃。

  增強原始創新能力

  屠呦呦、於敏、王選都是本土高校畢業生,他們在實現偉大成就的時候,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還並不高,工業基礎和教育基礎遠遠比不上今天。但是,正是有了從跟蹤模仿到超越引領的勇氣和智慧,敢於做發達國家同行所沒有做過的事情,他們才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他們的創新之路,是有中國特色的創新之路。在他們看來,創新就是要既尊重規律,又敢於打破條條框框﹔創新就是要做人家沒做過的事情,就得有大的膽略。

  “堅持創新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中國要成為現代化強國,科技與教育就必須有更大的作為,否則就不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引領與支撐。而科技與教育最重要的作為,就是創新,就是要在汲取一切先進經驗的基礎之上,走新路、開新局,繪就最新最美的圖畫!

  今年5月28日,在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科技發展取得的成就予以肯定,同時也深刻指出,“我國原始創新能力還不強”等一系列問題需要繼續下大氣力加以解決。

  科技創新,要堅持問題導向,奔著最緊急、最緊迫的問題去。

  在我們國家的創新體系中,一方面,原始創新能力還比較弱,真正擁有完全知識產權的重大科學創新還比較少,對基礎研究的投入還不足,讓千千萬萬有才華的人靜下心來十年磨一劍的學術環境還不完善﹔另一方面,大學或科研機構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應用之間,仍然存在著一定脫節,有的“成果”主要體現為論文數量,實際效益不高,有的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周期仍然較長。

  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國家強。要解決這兩方面的難題,大學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

  構建高校人才陣地

  2021年5月,教育部公布首批12所未來技術學院名單,瞄准的是未來10-15年前沿性、革命性、顛覆性技術,搶抓全球科技發展機遇。因此,大學要敢於搶佔科技創新制高點,努力達到習近平總書記“在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上取得更大突破,搶佔科技創新制高點”的要求。大學要發揮在基礎研究和交叉學科領域的天然優勢,面向世界學術前沿和國家戰略需求,增強學科設置的針對性,拿出前瞻性、戰略性舉措,推動重大原始創新。

  王選院士說:“高科技應做到‘頂天立地’。‘頂天’即不斷追求技術上的新突破,‘立地’即把技術商品化,並大量推廣、應用,而‘頂天’是為了更好地‘立地’。”大學要善於涵育科技創新氛圍,完善健康的學術生態,開展有效的學術治理,以產生一流的學術成果和培養一流的人才為目標,構建大學創新體系。特別是要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更好結合起來。要善於發揮基礎研究主力軍的作用,以產學研融合優化創新鏈條、推進重大科技創新,進一步增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人才培養,關鍵在教師。培養創新型人才、產生高水平創新成果,首先要有高水平的師資隊伍。要引導教師樹立強烈的使命意識,始終同黨和人民站在一起,研究事關民族復興歷史進程真問題、教出接續奮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好學生。要增強教師的創新本領,鼓勵他們不斷夯實理論基礎、積極探索學科交叉,勇於接受新知識、新技術、新理論的挑戰,跟上科技創新最前沿。要提升教師培育創新型人才的水平,使他們善於發現創新火花、鼓勵創新思想、引導創新行動,為重大原始創新“護苗”“育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教育是能夠培養出大師來的。我們要有這個自信,開拓視野、兼收並蓄,扎扎實實把中國教育辦好。扎扎實實辦教育,就是要為國家為人民辦大學,要直面並且努力解決今天以及未來中國所面臨的各種重大現實問題——當然,這也必然會對解決人類發展的共性問題作出貢獻。在廣泛學習借鑒外國先進經驗、遵循高等教育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創建道路,形成我們自己的大學制度、大學體系,而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的大學也必須擺脫原來的以“跟蹤模仿”為主的發展模式,實現更加自主、更加自覺、更加自信的引領型發展。

  作者系北京大學黨委政研室主任、黨委宣傳部部長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責編:張晨牧、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