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牙醫療服務價格調控三大看點

口腔種植“天價收費”、低價種植廣告欺騙患者、用“好處費”“介紹費”收買客源……近年來,我國種植牙需求連續呈現兩位數的高速增長,但也出現了部分醫療機構收費不規范等問題。
為規范牙科醫療服務和耗材收費,國家醫保局8日公布《關於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的通知》,提出將三級公立醫院單顆常規種植牙的醫療服務部分價格調控目標定為4500元,符合特定條件的地區或醫療機構允許適當放寬,放寬比例不超過20%。
看點一:種牙醫療服務調控價是怎麼確定的
口腔種植的費用大致分為種植體、牙冠和醫療服務三個部分,其中醫療服務部分的費用佔比較高。
此前,國家醫保局開展口腔種植收費和醫療服務價格調查登記,初步結果顯示,醫療服務部分的費用高是種牙貴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各省份公立醫療機構單顆常規種植為例,醫療服務部分的平均費用超過6000元,一些地方費用超過9000元。
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招採司醫藥價格處處長翁林佳介紹,醫療服務費用偏高,既有項目設置不合理、過度分解等原因,也有定價過高、巧立名目亂收費等原因。
國家醫保局前期征求意見,多數意見認為應當在規范收費時引導全流程費用回歸合理區間,部分意見認為應當考慮技術勞務價值、技術水平、風險程度以及資源稀缺性。
綜合患者、醫療機構等多方意見后,三級公立醫院單顆常規種植的醫療服務價格調控目標確定為4500元,包括門診診查、生化檢驗和影像檢查、種植體植入、牙冠置入等費用,但不含種植體和牙冠的費用。
此次口腔種植價格專項治理主要目的是把一些地區一些醫院的畸高價格“控”下來,當前醫療服務價格已經在調控目標以內的地區,仍然按照現在的價格執行。
對於符合特定條件的地區或醫療機構,通知明確允許適當放寬調控目標。如允許經濟發達、人力等成本高的地區根據本地實際放寬醫療服務價格調控目標,放寬比例不超過20%。
“公立醫療機構的具體收費以當地醫療保障部門制定公布的價格政策為准,如涉及需要植骨、軟組織移植、牙周治療等額外服務,實際收費可能會有所突破。”翁林佳說。
看點二:通過集採、競價挂網促種植體、牙冠降價
除了規范口腔種植醫療服務費用外,國家醫保局還將開展種植牙耗材集採、牙冠競價挂網等舉措,進一步推動口腔種植價格治理。
通知明確,將實行四川省牽頭、各省份全部參與的聯盟集中帶量採購種植牙耗材,要求提供口腔種植服務的公立醫療機構全部參加,動員民營醫療機構積極參加,實現以量換價。
目前,公立醫療機構採購高端品牌種植體價格區間在每套4000元至6000元,其他種植體每套2000元至3500元,流通過程仍存在價格虛高空間,集採后價格將有不同程度下降。
由於種植牙牙冠加工制作的個性化要求高,現階段主要探索通過競價挂網促降價。由四川省先行先試,形成牙冠價格的參照系,國家醫保局指導其他省份實施價格聯動。公立醫療機構根據臨床需求自主選擇,按挂網價格“零差率”銷售牙冠,其中由第三方工廠生產的牙冠,價格包含種植過程中返廠調改的費用,不得額外向患者收費。
據悉,公立醫療機構從第三方工廠採購的牙冠大多每個1000多元,自制牙冠價格更高,競價挂網后將會有一定程度下降。
此外,將探索建立口腔種植的價格異常警示制度,把價格投訴舉報較多、定價明顯高於當地平均水平、拒絕或消極參與種植牙集採、虛構事實貶損參與集採的單位和中選產品、不配合調控工作維護虛高價格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列入價格異常警示名單。
看點三:如何保障質價相符的口腔種植服務
在服務價格下降后,如何保障高質量口腔種植醫療服務?
專家介紹,口腔種植服務品質涉及多方面因素,不僅與種植體、牙冠的產品質量和醫生的技術水平相關,也和患者原有口腔條件、種植后用牙習慣等相關。
此次口腔種植價格專項治理在種植體耗材集採、醫療服務價格等多個方面採取措施,保障群眾獲得高質量、有效率、能負擔的缺牙修復服務。
在種植體耗材集中帶量採購中,國家醫保局將指導四川省探索符合種植體特點的採購方式,尊重臨床選擇權和使用習慣,採取多家中選的方式,為患者提供不同需求層次的種植體耗材,促進口腔種植服務質量保持穩定。
同時,口腔種植醫療服務價格調整與醫療質量挂鉤,引導醫療機構提升醫療質量。如口腔種植成功率高、公開服務質量信息、承諾接受監督和檢查的醫療機構,可以放寬調控目標。
據悉,種植體、牙冠、醫療服務等各項價格的治理措施將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在各省份陸續落地實施。(記者彭韻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