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頻道

深圳龍崗區吉華街道全力推進“集青(吉清)計劃”

2022年12月14日09:54 | 來源:深圳特區報
小字號

原標題:吉華街道全力推進“集青(吉清)計劃”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黨委書記武曉峰同志為吉華學生授課。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師生到吉華進行實地調研。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深圳市龍崗區吉華街道黨工委通過“校街黨建融合”新模式,全力推進“集青(吉清)計劃”,與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黨委開展戰略合作,堅持“黨建+”工作主線,充分發揮黨委核心引領作用,實現黨建工作優勢互補、融合互動、協調發展,提升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持續深化實踐育人成效,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為深圳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為龍崗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提供“吉華加速度”。

  以“才”育“材” 推動高校人才與基層青年同步成長

  近年來,吉華街道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積極踐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通過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和資源優勢,加強與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青年教育培養的深度合作,調動各種社會資源,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豐富組織生活內容,增強組織生活實效,進一步加強對廣大青年的政治引領,引導廣大青年聽黨話、跟黨走。

  一方面,借助吉華二十四史書院平台舉辦初心講壇,由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選派專家教授走進基層授課,授課內容既包括黨的理論知識,也涵蓋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內容,為基層黨員干部及居民群眾帶來最前沿的知識洗禮。同時,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的青年教師、學生骨干組成宣講團,為吉華街道轄區內的青少年及群眾開展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推進群眾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及傳播科學知識理論。

  另一方面,積極發揮黨建陣地作用,為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碩士、博士研究生們提供進行社會實踐和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平台。通過承辦校園外素質拓展活動、引入骨干學生擔任街道團工委職位,積極開展青年實踐鍛煉和課題研究,促進新時代青年學生立足實際、直面基層、服務人民、提升自身綜合能力,在實踐中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進一步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

  以“智”提“治” 推動青年能力與基層治理同步提升

  新時代下的基層治理面臨著很多新形勢和新問題,青年人才是破解社會治理困境、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的現實需要,基層也為青年人才成長提供了鍛煉機會。吉華街道與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積極探索合作模式,引入專業性強的高層次人才加入基層治理工作,以黨建為引領,統籌協調多方資源,在城區治理、環境提升、志願服務等多方面構建合作渠道,廣泛開展各類社會實踐,讓青年人才能夠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堅持知行合一,推動街道轄區提升“智治”水平,為新時代青年全面發展提供廣闊舞台。

  一方面,發揮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資源優勢,邀請優秀師生參與列席基層黨建聯席會議等,並啟動“校街黨建融合”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課題調研,由社區“點題”,針對目前社區治理存在的難點、痛點,發揮廣大青年智慧,以中央、省、市、區相關部署要求為指導方向,結合國內外基層治理先進經驗和先進技術手段,探索創新解決方案和思路,為基層治理建言獻策,將國際化視野、專業化知識植入吉華城區治理的實際政策和工作方式中,打造超大城市現代化基層治理的吉華案例。

  另一方面,進一步發揮“黨建帶團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鏈接一線公共服務資源,鼓勵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的青年師生積極參與志願服務,開展高層次人才特色志願服務,為轄區企業、居民提供政策解讀、咨詢答疑等指導服務,為社會事業建設城區高質量發展貢獻青年智慧力量。

  以“新”筑“心” 推動技術創新與治理成果同步落地

  科技創新催生現代化智慧化的新型治理結構,是能否構建科學高效的治理模式、搭建開放的治理關系、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直接因素。吉華街道通過與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合作,引入高層次人才的專業技術和創新意識,為基層治理提供新的思維理念、方式方法,為轄區企業和居民群眾提供更全面更貼心的服務,讓居民群眾能夠共享科技發展的福利,不斷提升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時,也為科技的進一步發展和應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讓科學技術能落地生根、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

  一方面,圍繞吉華街道“科創吉華”的發展定位,依托吉華街道豐富的生態低碳資源和清華大學國際合作資源舉辦“綠心論壇”,推動國內國際專家團隊在雙碳經濟發展、無廢城市建設、水環境提升等各領域合作開展理論研究和實証調查,為吉華街道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文明發展、全面打造龍崗“綠心”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持。

  另一方面,吉華街道將依據清華大學國際研究生院的科研需要,提供豐富的基層調研資源,積極配合清華大學國際研究生院相關的課題開展、實驗應用、技術推廣等環節,反饋人民群眾真實需求和建議,完善快技術創新的市場導向機制,充分發揮市場需求對技術研發方向、路線選擇、各類創新要素配置的導向作用,完善科研要素流動機制,進一步推動“產學研一體化”,讓科研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將創新成果切實轉化為引領發展的強大動力。

  為深入了解基層需求、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吉華街道多次邀請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的師生們到各個社區進行調研考察,與社區工作人員和群眾進行深入交談,不斷拓寬社會實踐的平台和路徑,引導高層次人才走入基層、深入實際,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培養創新精神、實干精神,針對社會發展的需要部署調整研究方向,將前沿的科學研發成果轉化為民服務的好產品,為群眾多辦實事、多辦好事。

  人才是基層治理的關鍵要素,基層也是鍛煉培養綜合人才的豐厚土壤,吉華街道將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與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積極發揮黨組織聯系共建作用,深刻把握時代潮流和國家需要,以黨建為引領,充分發揮雙方資源優勢,積極開展多方面的務實合作,構建起促進發展、培養人才的雙向渠道,形成校街互動互助、資源共享、同步發展的黨建工作新格局,鼓勵青年學子“以聰明才智貢獻國家、以開拓進取服務社會”,為邁進新征程、實現高質量發展凝聚青春力量。(陳極鵬 適宜 文/圖)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