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頻道

深圳:釋放“創新力”讓基層治理“活起來”

2023年03月28日08:28 | 來源:深圳特區報
小字號

原標題:釋放“創新力”讓基層治理“活起來”

  社區經濟怎麼轉型發展,城中村“治理難結”怎麼解,社區安全“老大難”問題怎麼破……小小社區,千頭萬緒,管好“小事”就是治理“大事”。在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中,深圳的社區黨組織創新方式、激發活力、提升能力,攻堅克難、久久為功,在破解矛盾中找到新思路新模式,在解決問題中積累新辦法新經驗,不斷釋放“創新力”,讓基層治理運行機制更加高效有序。

  “我們不走老路,要走創新路”

  “我們不走老路,要走創新路。”龍崗區南灣街道南嶺村社區黨委書記張育彪如今說起這句話時,依然堅定有力。

  作為“改革開放示范村”,南嶺村社區伴隨深圳城市高速發展,40多年間從人均年收入僅100元、集體資產不足7000元,發展成為全國文明社區。時間進入2015年,南嶺村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增速從兩位數驟降至4%。

  “這讓我們意識到,轉變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才是關鍵。”張育彪說,2016年起,社區黨委堅決落實“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的要求,推動集體經濟走上“不要種田、‘種’房子,要‘種’高科技公司”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說干就干:引進多個世界級水平的專家團隊參與社區股份公司運營,僅生物醫藥團隊就引進博士5 人、碩士4人﹔主動涉足高科技產業創業投資,多次組織干部到先進地區考察學習,向創投行家裡手虛心請教﹔堅持高新技術當家、高端產業立村,創辦生物醫學研究院,入股國有創投企業,投資、孵化創業項目10余個、金額超2億元。

  2022年4月12日,隨著海創藥業登陸上交所科創板,南嶺村社區有了第一個上市項目。與此同時,控股的生物醫藥項目估值增長近10倍,投資的勁鑫科技、鑫精合激光被評為國家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

  秉承著改革創新的精神,南嶺村社區堅定高質量發展的理念,實現了集體經濟轉型升級,趟出一條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路子。

  蓮花一村社區位於福田區中心位置,轄有深業上城、新浩E都兩大商圈,入駐企業931家,社區一大特點就是企業訴求廣。

  怎麼辦?社區黨委動腦筋、想辦法,通過“小作為”精准惠企、暖企、助企:社區黨建聯席會議擴容提質,將深業上城商圈企業資源整合起來,強化組織聯建、服務聯動、活動聯辦﹔將市委辦公廳、市委組織部等4個機關“挂點”黨支部與深業上城商圈黨委13個兩新黨組織“結對子”﹔推行“助企先鋒貸”,發揮黨建增信作用,整合轄區金融資源,促成佳運通電子與農行中心區支行2億元信貸合作。

  一系列組合拳打下來,社區黨委交出了一份黨建護航高質量發展新答卷。蓮花一村社區黨委書記譚強如數家珍地說,僅去年一年,社區黨委就助力招商落地世界500強企業1家、龍頭企業3家,孵化初創企業5家,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30億元。

  善用“巧”字訣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

  幾十面鍵盤拼接而成的牆面,按鍵形狀的坐凳,再加上一叢叢倚牆而立的綠植,構成了一座創意獨特的鍵盤花園﹔匯聚各種老式電話機,承載時光記憶的趣味電話亭集錦……走進龍華區觀湖街道觀城社區大和村口的“社工街”,一步一景,目之所及皆是各種創意景觀。

  改造“城中村”蝶變“城中景”。這條百米長的小小街巷,是全國首條“社工街”,而它所在的大和村則是全國首個“社工村”。大和村是龍華區372個城中村之一,基層治理一直是其難點。為此,觀城社區黨委建成“社工村”,打造“黨建引領、五社聯動”社區治理新路徑。

  在大和村,不僅建立了全國第一家“社會工作行業黨群服務中心”、深圳首個行業性社會組織黨總支,還把社工專業服務嵌入社區綜合網格,聯動區社會工作行業黨總支,組織15個社工機構黨支部入駐,74名社工黨員聯動“地面熟”的社區網格員、居委會專職,開展專業“包樓”服務,上門探訪服務居民。同時,按照“社區收集群眾急切需求,社會工作者評估需求,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願者認領跟進解決需求,社會慈善資源提供支持”模式,建立“需求收集、分析評估、任務入庫、派單接單、跟進對接、資源協調、結案反饋、線下回訪”工作鏈,形成服務基層治理的“黨建引領 五社聯動”機制。

  環境變好了,城中村的“煙火氣”也提升了,“陌生人社會”悄然向“人情味社區”轉變。敏記糖水店的老板娘敏敏主動打開庭院,舉辦親子美食、插花等活動,並為環衛工、外賣小哥等靈活就業群體提供免費休息場所和糖水,用實際行動參與社區公益事業、溫暖人心。

  社區的工作“千根線一根針”,如何抓住“牛鼻子”?寶安區沙井街道壆崗社區黨委書記羅曼靜一門心思扑在如何抓好一個大型社區的安全生產這個難題上,“社區面積4.24平方公裡,管理人口5.8萬人,有1481棟出租屋、三小場所1312家。我在網上對比了一下,社區面積和人口數跟一些小街道體量差不多,沒有創新的辦法,安全生產沒法抓。”

  經過不斷摸索,羅曼靜找到了“竅門”。羅曼靜說,就是善用“巧”字訣,通過巧建服務平台,搭建“流動黨群服務站”,收集群眾訴求、解決隱患問題,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成功趟出了一條安全生產提升新路子。

  比如,“流動黨群服務站”在崗廈片區接訪時,不少群眾反映片區內的兩個舊改工地,每天都有數十輛泥頭車來來往往,存在比較嚴重的安全問題。社區黨委迅速協調了施工企業,讓施工方安排專職人員在早晚高峰期值守路口指揮交通,避免泥頭車等大型車輛對居民出行安全造成影響,同時還組織工地施工方在旁邊的企業停車場開展了一次生動的泥頭車盲區體驗活動,組織學生以及家長一起參加,既讓施工方認識到車輛對居民的影響,又提升了居民安全意識。通過社區黨委牽線搭橋,企業和居民共同參與到安全生產工作中,實現了安全生產工作的“雙向奔赴”。

  基層治理既要“在線”也要“在場”

  去年11月,坪山區馬巒街道坪環社區黨委在民生訴求系統收到一位獨居高齡老人求助。老人說自己目前租住的房子要進行裝修改造,一時難以找到新住所,希望社區能幫忙找一個樓層低或有電梯、租金較低的房子。

  社區黨委走訪調查發現,老人家的問題並非個案,高齡群體租房存在供需錯位問題,具有一定普遍性。於是,社區黨委在民生訴求系統“志願坪環”微信小程序上發布“房源信息收集”志願任務,動員黨員群眾收集整理身邊租房信息,定期更新到居民微信群中,很快就為老人選到了滿意的房子,還一並解決了轄區100多名比亞迪新員工的住房需求。

  錨定“把群眾大大小小的事辦好”目標,坪山創新實施民生訴求系統改革,將原來百余個“小而散”的民生受理渠道,打造成了全區民生訴求統一處理平台,推進民生訴求“一網統管”,精准快速解決居民訴求。

  遇到突發暴雨,坐在視頻監控系統前,社區黨委可實時查看轄區各個內澇點狀況,及時做好應急調度工作﹔車輛路過井蓋發出異響,居民通過民生訴求系統上報,不到兩小時,問題井蓋進行了更換……如今,民生訴求系統連同時空信息雲平台、大數據平台、視頻感知平台等數字資源全部接入社區,賦予了社區黨委強有力的科技“武器”,讓社區能夠對社區治理各類數據“一屏全觀”、對突發性緊急事件“即時響應”、對群眾訴求熱點難點“准確研判”。

  為讓群眾訴求由“人工巡查”向“智能感知”拓展,坪環社區黨委還推動高空拋物監測預警、無人機自主巡查、獨居老人關懷、區域共享停車等12個應用接入民生訴求系統,並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部署了帶升降機庫的無人機系統,實現重點點位如邊坡、河道、森林等常態化自動巡查,真正為基層治理裝上了“千裡眼”“順風耳”。

  “基層治理既要‘在線’也要‘在場’,社區黨委通過點滴耕耘,實現了把好事實事做到群眾心坎上,群眾更加相信我們、依靠我們。”坪環社區黨委書記王振高興地說,他自己也從大家口中的“王書記”逐漸變成了“我們書記”。(記者 楊麗萍)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