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位深圳市政協委員亮相首場“委員通道”

2月24日上午,深圳市政協七屆五次會議開幕。在首場“委員通道”上,來自不同界別的6位市政協委員亮相,圍繞生物醫藥、中醫藥、科技創新、深港合作、兒童身心健康等熱點話題暢所欲言,為深圳高質量發展建言。值得關注的是,其中多位委員都不約而同地談到AI賦能各行各業發展的話題。
盛司潼
盛司潼:大力推進AI與生物醫藥產業融合
深圳市生物醫藥產業已連續多年位列國內前十位,成為國內生物醫藥產業的重要高地。市政協委員盛司潼建議,深圳應當充分利用自身在AI技術方面的優勢,大力推進AI與生物醫藥產業融合,為生物制藥原研藥、高端診療器械高質量加速發展提供原始驅動力。通過創建生物醫療新產品使用場景,讓新產品快速進入市場,讓醫療機構、消費者敢用、願意用創新藥、創新器械。鼓勵生物醫藥器械科研走出去,成果引進來,加強與國際生物醫藥創新企業的合作,縮短新產品的開發周期,降低研發成本。
高錦民
高錦民:讓中醫AI在防病治病領域造福民眾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中醫AI正在成為新的診療方式。市政協委員高錦民建議深圳大力扶持互聯網中醫院,讓中醫AI在防病治病領域造福民眾。大膽探索擴大藥食同源中藥材目錄清單,扶持發展滋補養生產業,重視並支持合成生物類科研成果市場化應用,鼓勵生成生物技術與藥食同源藥材結合,開發具有獨特功效的新型功能食品,創新發展滋補養生產業。在細胞基因藥品、保健品、化妝品的技術研發和市場應用上大膽創新,讓細胞技術、合成生物技術與中藥類保健食品開發形成合力,打造深圳健康產業新模式。
徐期林
徐期林:AI助力深圳打造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
深圳正在打造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市政協委員徐期林提出,依托深圳大數據和AI人工智能優勢,整合拍賣數據、藝術家指數等信息,開發AI估值模型,打造藝術品溯源數據庫,讓深圳成為全球藝術品交易的“數字交通樞紐”。他建議,建立藝術品交易標准化、流程化、科學化鑒定評估體系。政府可針對涉及藝術品交易的一些高科技手段和技術設立專項基金,鼓勵科研單位和企業開發“黑科技”,完善藝術品評估流程的鑒定標准,用高科技手段和技術完整記錄藝術品的材料背景特征等信息,打造陽光藝術品交易平台。在設計藝術品交易時,實現用二維碼掃一掃就能看到它的“前世今生”。借助大數據技術分析藝術品的交易和價格走勢,做到精准交易。
李鑒墨
李鑒墨:鏈接國際名校校友資源打造全球科技創新生態
市政協委員李鑒墨提出,在當前國際科技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深圳要保持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地位,就必須不斷拓展國際合作渠道,鏈接更多全球優質科技資源。深圳聚集了大量世界頂尖大學的校友,他們分布在全球科技產業鏈、資本鏈和人才鏈的關鍵環節。作為全球創新高地,深圳應充分利用好國際名校校友資源,打造更加開放、合作、高效的全球科技創新生態。可以通過定期舉辦行業論壇、校友創新大會等活動,建立國際科技前沿動態發布平台,推動科技信息共享,助力深圳企業和研究機構掌握最新國際技術趨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簡慧敏
簡慧敏:拼船出海拓展國際市場
市政協委員簡慧敏是來自香港的委員,她提出,深港作為兄弟城市,要主動協同發揮核心引擎功能,進一步深化緊密務實合作。優化通關設施的“硬聯通”,借鑒深圳灣口岸“刷臉”通關經驗,著力研究河套“一區兩園”白名單制度,實現園區內科研人員自由進出“無感通關”。加快機制對接的“軟聯通”,深圳可借助香港國際資本市場的優勢,助力深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和人民幣國際化。大力推動在深圳的總部企業在香港設立分部,優化企業投融資風險管理,拼船出海,共同拓展國際市場。促進深港交流的“心聯通”。香港金管局正在推動香港轉數快與內地跨境快速支付系統(IBPS)聯網,便利港人北上跨境支付。深圳可率先利用該項政策,提供更利民便企的跨境金融服務。
潘爭艷
潘爭艷:完善未成年人政府監護制度守護未來
市政協委員潘爭艷在委員通道上提出,應將完善未成年人監護制度作為一項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的民生建設,通過完善政府監護制度,建立兒童保護三級預防體系。完善基層兒童服務體系和社會支持體系建設。實施科學合理、積極有效的人口支持政策,逐步實現包括流動兒童保障在內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記者 鄭思/文 賴犁 畢晗/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