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15天免費住宿助應屆生開啟逐夢之旅

求職路上的張貴臻在路邊自拍,發社交媒體分享在深圳的經歷。
住在安居樂寓的韋銀成,每日都會查看自己的簡歷狀態。離開深圳前一天,他得到一家光伏企業的錄用通知。
近日,南山人才招聘會在南山區深圳灣科技生態園舉行。本次招聘活動線上線下同步啟動,匯聚200多家知名企業,提供超10000個優質崗位。 深圳特區報記者 賴犁 攝
先住下,慢慢闖。隨著畢業季來臨,應屆畢業生求職應聘迎來高峰期。今年2月23日,深圳宣布將應屆畢業生免費住宿政策從7天升級至15天,全市47家安居樂寓門店預計分批提供超1萬套公寓。在這裡,免費住宿不再是單向饋贈,而是城市與青年雙向奔赴的入場券。
早在2013年,深圳就在全國率先推出“青年驛站”,為來深求職的應屆畢業生提供7天免費住宿、就業幫助及城市融入服務。如今,更為寬裕的15天免住期,讓應屆畢業生的簡歷投遞、企業面試、租房安家有了從容過渡的緩沖帶。當政策暖意與個體奮斗相遇,更多“深夢”故事從這裡揚帆起航。
“報名網站填好信息,10分鐘就收到公寓管家電話”
從老家廣西梧州藤縣來到深圳,韋銀成帶了一個行李箱、一個背包,箱子裡裝著一條紅毛毯和四套衣服。這位畢業於南寧學院的23歲應屆生,計劃拿1500元度過在深圳找工作的15天。
應屆畢業生初入社會時,往往面臨著“房租高、押金貴”的巨大壓力。“住宿是花銷大頭,住一晚酒店最低100,15天就是1500,在這裡免住15天,我可以把省下來的錢更多用在交通和吃飯上。”韋銀成2月26日來到深圳,提前5天申請了龍崗區馬蹄山店的安居樂寓。“在報名網站填好個人信息,登錄學信網進行學籍驗証后10分鐘就收到了公寓管家的電話。”
在深圳的15天時間裡,韋銀成在各大招聘軟件投簡歷、跑線下招聘會,甚至嘗試把簡歷塞在企業門口的門把手上。沒有面試時,韋銀成就去做日結工賺些零花錢,直到離開深圳的前一天,他終於得到了一家光伏企業的錄用通知。
“因為我的專業是電氣工程與自動化,這份工作還算比較對口,所以選擇接收這份offer。”但令韋銀成有點難過的是,他的工作地點被分配在了廣西貴港。“我先工作段時間積攢下經驗吧,這份工作離家近點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多幾天免費住宿就能多一份選擇
從7天延長至15天的免費住宿期,不僅分擔了應屆畢業生的經濟成本,也為他們構建了融入城市的心理緩沖墊。來深畢業生可以將更多精力投入到職業路徑規劃與崗位匹配中,而非在求職初期便陷入“找房”與“找工作”的雙線消耗戰中。
3月3日,揚州大學碩士畢業生張貴臻坐了近24小時火車抵達深圳,經過申請后成功入住福田區一處青年公寓。“如果沒有這個政策,我可能不會這麼快決定來深圳,之前有跟其他城市的免租期對比過,15天的住宿時間相對比較充裕。”張貴臻回憶,到深圳那天很熱,管家很貼心地協助她入住,屋裡的馬桶有問題,第二天就修好了。“這棟樓住了很多和我一樣的畢業生,這讓我很有安全感。”
張貴臻來之前在網上找好了實習,到深圳的第二天就直奔公司,但在工作一天后發現這份工作與自己預想有差別。“工作內容比較單一,感覺無法提升自己,所以果斷提了離職。”一周后,張貴臻又如願找到了有關新媒體運營方面的新實習,她先找份實習工作,待積累經驗后再去應聘。
第一次來深圳,家在河南的張貴臻對這座城市的包容性感觸頗深。“經常能聽到全國各地的口音,有很多來自河南的叔叔阿姨。我覺得,他們年齡那麼大了都能在這邊生活下去,我相信自己也可以努力試試。”
從“免費住”到“留下來”,努力與深圳“更近一步”
從“驛站”到“啟程站”,深圳用翻倍的時間托舉著青年的城市初體驗。15天免費住宿不僅是深圳遞給畢業生的“第一把鑰匙”,更釋放出城市與青年共成長的信號。
在深圳沒有面試的日子裡,韋銀成去了深圳灣、小梅沙、南頭古城這些特色景點,並將自己每日的求職經歷和面試趣事分享在社交媒體上,引來不少相似情況的求職人“催更”。“深圳有山有海,年輕人多,也比較有活力。除了工作,我希望能有自己的社交和生活。”
喜歡閱讀的張貴臻去了月島書店和深圳圖書館,也去轉了轉深圳一些公園。在社交媒體,她感慨寫下:在深圳,圖書館向每一個人敞開。“我在深圳圖書館看到各個年齡的人都在認真看書,二樓還在3月特別開設了‘她讀’活動區,我在那裡標記了很多想看的書。”張貴臻坦言,自己選擇來到深圳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希望能夠獲取更加豐富的公共資源。“深圳遍布圖書館和公園,期待能夠在這裡開啟人生的新旅程。”
在廣西貴港開始工作的韋銀成還在持續更新著自己的社交媒體。他在視頻中分享道,“面試時經常會被問到為什麼選擇來深圳?我回答的是,想來大城市闖一闖,深圳會給年輕人一個夢想落地的平台。”韋銀成笑著告訴記者,他以后還是想留在深圳工作,“等我的畢業証拿到后,我會再來深圳‘二戰’。”(記者 鄭銘)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