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又一科学家获“中国诺贝尔奖”
杨学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2022物质科学奖获奖人,奖项表彰他研发新一代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量子态分辨的交叉分子束科学仪器,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的量子共振现象和几何相位效应。
杨学明从事科研工作中。 受访单位供图
8月21日,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公布2022年获奖名单,三位获奖者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杨学明凭借他研发的新一代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量子态分辨的交叉分子束科学仪器获得物质科学奖。
成果受国际学界高度关注
1991年,杨学明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他担任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自那时起,由他领导完成的研究工作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过去20年,杨学明自行设计研制和发展了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学仪器,在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性的、备受国际瞩目的重要研究成果。杨学明一直高度重视发展先进光源技术,2018年,他主持建成了我国第一台大型自由电子激光科学研究用户装置“大连光源”,这是当时世界上唯一运行在极紫外波段的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标志着我国自由电子激光的相关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连光源”的正式运行,对于能源、化学、物理、生物、医学、材料等多个科学领域具有革命性的推动作用。如今,“大连光源”仍在持续产出重量级成果。
杨学明开发的新一代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交叉分子束科学仪器,在基元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领域,尤其是化学反应共振态、化学反应中的几何相位效应以及量子干涉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他发展了量子态分辨的后向散射谱学技术,通过高分辨的散射实验与精确理论研究相结合,揭示了多类化学反应共振现象,大力推动了在量子水平上化学反应过渡态的研究。
“我是个很幸运的人,一辈子都在做自己特别喜欢的事,而且这些事多少为国家作了些贡献。”回首科研过往,杨学明颇为感慨,“没有什么比自己的成果给国家科研带来价值更重要。”
科研工作像吃饭一样重要
2017年11月,杨学明加入南方科技大学,担任理学院院长。如今,作为南科大副校长,杨学明还分管学校科研工作,同时也兼任科研部部长。
个人经历使他深刻认识到,交叉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上大学时,他读的是物理系,但他在中学就喜欢化学,因此很自然地走上了化学物理研究这条路。从两个方面的交叉角度来研究问题,实际上是非常独到的。这也是他做研究,能够做出一些比较有特色的东西的一个根本原因。
杨学明说,从原子分子角度来看,这个世界所有东西都是原子的,理解了原子分子,对理解很多问题都有很大的帮助。再比如小分子的光化学,对理解地球、大气和生命演化都非常重要。而且打造学科交叉平台,也是目前世界科学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杨学明认为,如果能够持之以恒做下去,理学院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杨学明告诉记者,以理学院为例,学院在具有交叉背景的科研人才培养方面大有可为,希望能够做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交叉平台,培养更多的年轻研究人才,甚至可能是更大范围跨学院的交叉,比如化学和生物、统计和医学等。再比如,光明科学城的大科学装置和南科大本校实验室的光源建设,可以跟物理、化学、材料等学科结合起来,推动这些学科向前发展,真正做出南科大的特色。
“让我感到最快乐的,可能是在实验室里思考科学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杨学明说,“科研工作对我来说,就像南方人每餐都要吃米饭一样,一顿不吃就好像少了点什么。”
新闻链接
深圳三位获奖科学家均来自南方科技大学
未来科学大奖,是中国首个非官方、非营利的科学奖项,由科学家和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有着“中国诺贝尔奖”的美称。
未来科学大奖设立至今共评选出27位获奖者,其中有3位科学家来自深圳,分别是薛其坤、马大为和杨学明,他们均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都来自南方科技大学。
记者 郭宇立 鲁自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