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深圳频道

怎么好好睡觉,你真的懂吗?

2024年03月21日09:14 | 来源:深圳晚报
小字号

原标题:怎么好好睡觉,你真的懂吗?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睡眠,人人共享。近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全国居民整体睡眠质量欠佳,平均入睡时间为零点,平均睡眠时长6.75小时。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中,深圳获评“爱熬夜的城市”。

  人生的三分之一在睡眠中度过,睡得好是健康的标志。深圳人的睡眠问题有哪些?如何摆脱睡眠障碍?市场上的助眠“神器”有用吗?对此,深晚记者采访了深圳市康宁医院及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睡眠科专家,解读睡眠障碍产生的原因和治疗手段,科普正确的睡眠知识。

  有哪些睡眠问题

  据深圳市康宁医院睡眠医学科主治医师屈云红介绍,常见的睡眠问题包括失眠障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发作性睡病等。

  据介绍,失眠障碍主要是指夜间入睡困难、多醒、早醒或睡眠质量差,导致白天困倦、疲乏、情绪不稳定,或者是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症状通常持续一个月以上,这类病人在成年女性中多见,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增高。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则主要表现为夜间打呼噜、呼吸暂停或是憋气,导致睡眠中出现低氧血症,白天感觉疲乏、困倦、嗜睡等情况,在成年男性中更多见。

  发作性睡病是指夜间睡眠充足的情况下,依然日间困倦、控制不住入睡,常伴有鬼压床、情绪激动时肢体发软等情况,中学生群体较为多见。

  如有睡眠障碍,建议对症治疗

  屈云红表示,失眠障碍患者是医院病房收治最多的一类睡眠障碍,引发的原因有多种:一是社会心理因素,比如最近经历一些不愉快、工作不顺利或是婚姻问题等,会对个体产生应激性的压力,导致急性失眠的出现;二是环境因素,比如居住环境嘈杂、空气流通差等,因为睡眠环境不好导致出现失眠;三是本身患有精神心理障碍的病人,比如有焦虑障碍、抑郁障碍、惊恐障碍等,常出现失眠的情况;四是个人行为习惯不良,比如经常睡前剧烈运动或熬夜刷视频、打游戏或是晚上吸烟、喝酒、喝咖啡、喝奶茶等,这些不良习惯也会导致失眠的出现。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肥胖以及解剖学异常等多种因素;发作性睡病的病理学机制尚不明确,包括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约半数病人出现症状之前都有一定的诱因,例如情绪紧张、压力大、过度疲劳等,此外某些疾病比如甲流也会诱发发作性睡病。

  “目前,不少医院都设立了睡眠医学科,大家也更重视自己的睡眠健康,主动就诊的睡眠障碍患者比以往多了。”屈云红告诉深晚记者,医院治疗睡眠问题的手段有很多,会对症治疗。对失眠障碍来说,首选的治疗方法是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它是一个系统的治疗模式,涉及睡眠限制、刺激控制、睡眠卫生教育、认知治疗等。在此基础上,如果治疗效果不好,会考虑使用药物治疗,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安眠药。除此之外,医院还会采用经颅重复磁刺激、经络氧针灸、可见光治疗等物理治疗和中医药疗法等改善失眠症状。

  养成健康的睡眠习惯提高睡眠质量

  除了医生的专业治疗,市民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改善睡眠质量呢?屈云红表示,首先,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其次,不建议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情,例如卧床看手机、阅读、聊天等。在饮食方面,建议16时之后就不要沾烟酒、咖啡、可乐、茶这类容易导致大脑兴奋的饮品。在运动方面,有研究表明,中高强度的有氧运动,例如爬山、骑车、打球、游泳等对睡眠有利,可每周安排3~5次,每次30~60分钟,不过要避免在睡前3个小时之内剧烈运动。睡前可做一些自我放松的活动,例如呼吸放松、渐进式肌肉放松、身体扫描、正念冥想等,来改善睡眠质量、缓解不良情绪。

  “良好的睡眠最主要还是取决于健康的睡眠习惯。”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睡眠门诊主任医师王洋也表示,在非药物治疗失眠当中,通过调整对睡眠的认知程度进行的行为认知治疗,是世界指南当中最推崇的第一选择。她建议,缓解睡眠障碍,提升睡眠质量,最重要的是改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结合运动锻炼、心情调节、饮食调节、晒太阳等多种方式进行干预。如果是严重睡眠障碍者,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不可迷信市面上的助眠“神器”

  睡眠障碍的产生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但突出的睡眠问题却催生了睡眠经济的火热,各类助眠保健品的出现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相比于处方药,很多人认为助眠的保健品没有药物的副作用,较为放心一些。

  那么,商场里、网络上号称助眠或者治疗失眠的保健品,它们究竟有没有用?王洋告诉深晚记者,网上卖得最火的褪黑素片,它其实跟治疗失眠没有直接关系,其主要作用是可以减少人体外周生物钟的紊乱,比如调时差——时差紊乱的时候,用褪黑素来进行诱导,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所以节律紊乱型的睡眠障碍适合用褪黑素,但长期因为失眠而用褪黑素在所有的指南中都是不被推荐的。

  王洋还表示,市面上还有氨基丁酸助眠软糖以及所谓的助眠喷雾,其实也没有什么治疗效果,因为它的吸收途径依然存疑,从科学角度上看并没有解释清楚。王洋认为,它们更多的时候产生的是一种自我安慰的心理治疗效果,有人认为使用了好像就不焦虑了,然后自然就入睡了。

  谈及饮酒助眠,王洋同样认为不可取。“很多人入睡困难,然后选择喝酒助眠,但很多研究表明,酒精可能会让人前半夜的入睡会好一点,可是它一定会牺牲你后半夜的深睡期,研究发现这部分的失眠患者,他的深睡期在后半夜的深睡期越来越少,所以饮酒睡眠是我们绝不提倡的,医学上都不提倡饮酒助眠。”王洋说。(记者 周倩 林涛)

(责编:李语、陈育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