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天簽約率達“雙95%”!深圳羅湖這一棚改項目是如何做到的?

2020年07月07日14:18  來源:深圳大件事
 
原標題:8天簽約率達“雙95%”!深圳這一棚改項目是如何做到的?

在深圳羅湖

有一片“鬧中取靜”的老舊住宅區

建於上世紀80年代初的它

周邊圍繞著的

萬象城、國貿大廈、羅湖口岸

已日益更新蛻變

而這方生活空間

低矮的房屋、老化的牆面、斜斜的樓梯

依舊烙印著歲月的痕跡

這裡,就是

船步街

船步街片區小區現狀

隨著城市的發展

船步街片區的公共配套設施水平

已不能滿足居民的需求

同時也面臨著公共安全隱患問題

為此,羅湖區啟動

“船步街片區棚改項目”

經前期開展大量艱巨而細致的工作

8天簽約率達“雙95%”

情況錯綜復雜的棚改項目

為何能獲得廣大業主支持高效推進

答案來了!

【難度】

情況錯綜復雜,涉及多小區和產權單位

  船步街片區棚改項目位於春風路與和平路交匯處,共有17個老舊住宅小區。這裡的房屋多為上世紀80年代建造的多層住宅建筑,由於建筑標准低、樓齡長,公共安全隱患問題日益凸顯,同時公共配套設施已經滯后,面臨改造十分迫切。

船步街片區小區現狀

  棚改片區佔地面積超1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超20萬平方米,房屋套數約2000套。涉及權利主體1700多戶,居住人口7000多人。此外,還涉及海關、航運等32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產權,12家物業管理服務單位。

  小區多、租戶多、產權單位多、利益訴求多、舊改想法多、歷史遺留問題多等復雜情況和實際困難,成為船步街片區棚改必須要一一攻克的難關。

  該項目由羅湖區政府主導,羅湖人才安居有限公司作為實施主體。由於棚改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從去年12月啟動摸底調查以來,相關部門和實施主體就一直全力以赴,“五+二,白+黑”,先后開展了棚改政策宣講、摸底調查和意願征集、項目實施方案及補償安置標准編制與審議、土地建筑物產權信息核查等大量艱苦而細致的前期工作。

張貼小區棚改公告

  南湖街道辦事處主任、船步街片區棚改現場指揮部簽約談判組組長何紫興說,雖然棚改工作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但大家想方設法克服困難,工作一點也沒耽擱,在加強小區聯防聯控的同時,工作人員對改造范圍內權利人、建筑物等權屬情況進行反復摸底調查,並完成了建檔。17個老舊小區、32家產權單位,情況和訴求多有不同,確實給棚改增添了很大難度。我們分成11個小組,在小區挨家入戶走訪,與產權單位逐一溝通,在基本摸清整個片區底數的同時,也讓棚改政策深入人心。

入戶走訪老業主

聽取業主訴求

【溫度】

用心用情用力獲得支持,廣大業主踴躍簽約

6月26日

船步街片區棚改項目正式啟動集中簽約

截至7月3日,簽約啟動8天,戶數和面積簽約率已達“雙95%”。

棚改服務大廳簽約現場

  這標志著船步街片區棚改項目達到政策對簽約率的要求,可繼續推進。業主踴躍簽約的背后,是棚改團隊用心用情有力的辛勞付出,極大提升了業主對棚改政策保障、“政府主導+國企實施”棚改模式的信心,讓廣大業主吃了“定心丸”。

船步街片區棚改高效推進

具體採取了什麼措施?

  針對部分業主提出的不同訴求、心中的疑慮、存在的困難等問題,南湖街道黨工委書記、船步街片區棚改現場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陳明偉說,在棚改推進過程中,我們堅持做到研究問題要快、回應訴求要快、解決問題要快,用“三快”盡最快速度打消業主顧慮。為此,全區派出專業部門12名干部兼職、2名干部全職充實棚改一線力量,街道專門抽調45名干部,羅湖人才安居公司組建100多人隊伍,大家以“敢擔當、善作為、講奉獻、論實績”的棚改精神,進一步加大問題研究、政策宣講、業主溝通、單位協調的力度。

解答業主提問

上門為業主簽約服務

  “常常在吃完宵夜回家路上,看到棚改指揮部辦公室的燈還亮著。”業主陳女士對棚改團隊連連稱贊。自項目啟動以來,隻要業主回復“有空”,工作人員就立即趕往居民家中。凌晨4、5點,大家還在分析具體問題、制定具體方案﹔夏日午后,冒著酷暑逐家逐戶講解政策﹔午夜時分,還在為剛下夜班的業主釋疑解惑。

深夜研究棚改問題

  每一份簽約協議背后都有一個溫情的故事:

  聯系圖書館、社區圖書室為業主保存已故父親留下的珍貴文獻資料﹔

  為90多歲的老人聯系中介,實現搬遷到女兒家附近的願望﹔

  工作再忙,每天一定會花4個小時,上門陪伴獨居老奶奶說說話﹔

  ……

與業主聊家常

  簽約三組組長周朝暾感慨道:“棚改剛開始時,我們沒有人進得了一個小區業主群。為打消業主的顧慮,項目團隊每次講解,都耐心將政策的每一項講細講透,確保業主完全聽懂。”讓他感到暖心的是,真心實意慢慢獲得了業主的理解。“如之前每天早上7點多准能收到郭叔發來的微信,問‘還有哪幾戶沒簽,我再去和他們聊聊’,這是以真心換取理解的過程。”

  業主潘叔雖對住了近40年的老房子有些不舍,但看到項目團隊的傾力投入,對未來美好家園還是很有信心。

  “我們小組是第一個100%簽約的,有的是一家人、甚至幾家人一起到現場簽約,還有從省外、國外趕回來辦手續的,對提前鎖定了最高獎勵8萬元,大家都很開心。”業主郭叔說。

業主集體簽約

【力度】

黨建引領黨群連心,齊心協力共建家園

  5月26日,船步街片區棚改現場指揮部成立了臨時黨委,下設4個黨支部。南湖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船步街片區棚改現場指揮部綜合協調組組長熊旺球表示,現場指揮部臨時黨委的成立,進一步強化了“黨建+棚改”工作,臨時黨委聯合片區各黨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主動亮出黨員身份贏得群眾信任,積極開展棚改宣講、帶頭棚改、廣泛發動等工作,形成了黨群共建、攻堅克難的棚改強大合力。

  “姜站,你今天有空和我一起去簽約嗎?”接到曾姨電話時,和平社區黨委書記姜德榮感到有點意外,當即就回復了一句“沒問題,我就在簽約大廳這。”此前,為了爭取曾姨對棚改項目的理解,姜德榮已記不得上過多少次門了。“基本上每天都會去,我說我是黨員請相信我,一連3、4個小時聽她傾訴生活煩惱和棚改訴求。”

業主簽約

  曾姨簽約是黨群連心加速簽約的一個縮影。現場指揮部臨時黨委經常聯合社區、小區、單位等黨支部,把熱心業主聚集起來,將每一項棚改政策講透,傾聽業主訴求,同時還組織了上門入戶走訪、端午傳情包粽子、“七一”慰問老黨員等活動,大家的心慢慢越走越近,對棚改也有了更多的共識。

端午節一起包粽子

  “我是黨員,是來為大家服務的。”這句話在棚改一線已成為黨員的“口頭禪”,事實上每位黨員也是這麼做的,時刻保持著服務“在線”。為此,新晉“奶爸”鄭曉光將剛出生的兩個小女兒送回安徽老家,托家裡老人幫忙照顧﹔漁邨社區黨委書記李競得知老家父親突遇摔倒骨折的消息,在壓低聲音抹去眼淚后,繼續奮戰在一線崗位上﹔“加班達人”單愛蘭經常加班通宵達旦,加完班后吃點東西、洗把臉,又開始新一天的工作......

  黨員已成為船步街片區棚改的一張閃亮名片。79歲的居民老黨員劉元榮也是其中一員,作為第一批明確簽約意向的業主,他還主動配合社區黨委向居民宣傳棚改政策和最新動態。面對其他業主的疑問,他說“我是黨員,我不帶頭誰帶頭。再說啊,政府政策這麼好,船步街改頭換面,我們住得也會更舒心。”

如今,走進船步街居民住宅區

棚改已成為大家每天最熱的話題

同時也在規劃著棚改后的生活

為有速度、有溫度、有力度的羅湖棚改點贊

一起期待

船步街片區棚改項目早日完成改造

讓這片“鬧中取靜”的老舊住宅小區

建成美麗新家園、煥發新活力!

 

  統籌:陳杏花

  文:陳杏花

(責編:陳育柱、李語)

關注我們

掃碼關注我們掃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