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頻道

深圳文博會:傳統文化在現代中“活”化

王星 李申
2021年09月27日18:13 | 來源:人民網-深圳頻道
小字號

  9月23日至27日,第十七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又一次吹響全國文化產業“集結號”。

  數米高的屏幕上是放大了細節的彩陶文物,不遠處,沉浸式體驗空間傳來觀眾陣陣贊嘆﹔彩色細沙做成的沙藝瓶靜靜佇立,一邊的小桌子上,父母帶著孩子對照著繁復的古典紋樣描畫……本次文博會主會場,來自不同地方、不同類型的文化資源,通過各種方式呈現在觀眾眼前。古老的文物、傳統的文化和手工藝,正通過與現代科技與潮流設計結合,煥發出新的生機。

  現代科技讓文化資源“動起來”

  9月25日,恰逢周末,第十七屆文博會迎來普通觀眾開放日。一大早,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的停車場入口便排起長龍。

  市民韓芳帶著一家老小從東莞出發,開車40多分鐘,成為當天第一批進入場館的觀眾。“一走進文化產業展館,孩子就被‘VR眼鏡看文物’吸引過去,迫不及待想體驗。我逛了一圈下來,還看見很多地方都採用3D建模等高科技手段來展示文物。”

  本屆文博會“文化+科技”元素突出,眾多參展團帶來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共性技術在文化產業領域的集成應用和創新,展示借助數字技術實現內容、模式和業態創新的生動案例。

  走進位於文博會12號展館的廣州館展區,陳家祠的文物以裸眼3D的形式扑面而來。清光緒廣彩繪錦邊斗雞圖魚碟、貝殼紙面繪十三行商館及庭園人物圖扇子等充滿嶺南文化特色的文物,在現代科技手段的幫助下,給觀眾帶來了別樣的視覺震撼。

  剛剛告別嶺南風情,江蘇館的沉浸式體驗區又把人帶進了江南水鄉——從京杭大運河南端出發,隨著場景變換一鏡穿越17座運河城市,令人目不暇接。通過5塊圍合屏幕,結合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觀眾不必“移步換景”,即可沉浸式游覽遠在千裡之外的大運河。

  新技術在文化產業領域獲得集成應用和創新,為文化產業提供了“硬核”支撐。得益於科技賦能與數字技術的創新應用,如今人們坐在家中便可暢游世界,為觀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文化體驗。

  本屆文博會期間,甘肅展團展出了由敦煌研究院打造的“數字敦煌”資源庫。“數字敦煌”項目通過對敦煌石窟的相關文物進行數字化採集、構建起一個多元化和智能化相結合的石窟文物數字化資源庫,並通過互聯網面向全球共享,助力實現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永續利用”的目標。

  來自四川的李海燕是一位傳統文化的資深愛好者。今年首次以線下與線上互動結合方式舉辦的文博會,讓她在家中也享受到了這場來自千裡之外的文化大餐。

  據了解,今年“雲上文博會”通過VR全景視頻,生動再現文博會線下12萬平方米的展會現場,連同線上設立的“一帶一路”·國際館和互聯網館,為參觀者帶來身臨其境的3D沉浸式視覺效果與觀展體驗。

  李海燕感慨,隨著數字技術手段的日益普及,大家能通過更多渠道、更多方式,接觸到來自不同地方的歷史和民俗文化,這在過去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在現代科技賦能下,傳統文化將越來越有活力。”

  特色文創讓老舊文物“潮起來”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參與到文化創意的潮流中。從傳統的書簽、明信片式的旅游紀念品,到如今衣食住行面面俱到的文化產品,博物館已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策源地。這一趨勢,在本屆文博會呈現得尤為明顯。

  例如,新疆博物館根據當地出土文物唐女俑復原的服飾造型特點,結合天池、博斯騰湖、賽裡木湖和喀納斯湖的氣質,首次推出系列文創產品——湖靈。展館現場,四個湖泊的氣質所“幻化”的古裝四美,通過真人的展示,體現新疆景色的秀美,引起不少參觀者的矚目。

  “這個糖盒可漂亮了。”在上海展區,不少觀眾被一款外包裝借用上海石庫門建筑元素的定制版大白兔奶糖所吸引。今年展會,中共一大紀念館帶來數十款融入一大會址的特色文創產品,一經展出,就大受歡迎。

  由三星堆博物館授權出品的“三星堆主題盲盒”,是本屆文博會明星產品。這套盲盒選擇4個具有代表性的三星堆文物造型——青銅大立人、平頭金面青銅人頭像、圓頭金面青銅人頭像和青銅戴冠縱目面具,在保持基礎辨識形態的同時,配以神秘乖萌的青銅小獸,讓人愛不釋手。

  “原來文物也能這麼‘潮’。”深圳市民胡玥逛了短短半天,手上已經拎了好幾袋東西。她表示,這次文博會上,來自各地博物館的文化創意可謂百花齊放。“一件件融入文物元素的文創產品,讓人一看到就忍不住要買回家,也忍不住要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青海省博物館今年是首次參加文博會。該博物館工作人員王佳穎介紹,文字錦和朱雀圖是青海省博物館最為知名的展品之一。基於這兩個圖樣,該博物館開發了一批文創產品,銷量不錯。“今年,我們帶著30多個展品來到文博會,主要目的是希望更多人看見、了解青海,推廣我們璀璨的文化。”

  同樣來自青海的柳灣彩陶博物館館長趙元杰已是多次參加文博會。他表示,每次來文博會都能感知文化創意的新風向。近年來,柳灣彩陶博物館積極投入文創產品的開發,以彩陶紋飾和符號為元素,抽取文物的器形、紋飾進行創意,積極研發出文創產品,逐步在真正意義上實現“把博物館帶回家”的理念。

  創新發展讓非遺項目“活起來”

  “今天正好是豐收節,用糧食,做一個‘招財進寶’糧畫放在家裡,寓意好!”9月23日,文博會10號館內,來自湖南湘潭的方阿姨正仔細挑選著面前的彩色米粒,准備制作一副“東明糧畫”。

  “東明糧畫”是一種用五谷雜糧的自然形狀和顏色,拼粘而成的民間傳統工藝畫。該工藝畫至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是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性項目。

  東明糧畫傳承人韓國瑞介紹,隨著時代的發展,糧畫的制作在傳承技藝的基礎上更貼近現代人的審美。如今的糧畫融入更多現代技術,不僅大大延長糧畫的保存期限,作畫所用的糧食種類和技法也更加豐富,可以說發展越來越好了。“這次我帶來的東明糧畫產品不算多,但沒想到特別受歡迎,賣得很快。”他說。

  本屆文博會上,來自各地的傳統文化和手工藝紛紛通過跨界“出圈”,以新穎的表現形式展現給觀眾,隨處可見文化創新創造煥發的新活力。

  一箭穿心造型、夜晚會發光、遠程遙控噴煙火……在廣東陽江展區,龍頭風箏不僅配備LED發光模組,還內置可遙控噴煙火的裝置,在夜晚放飛時,風箏像星星一樣點亮夜空,龍頭還可以遙控噴射煙火。

  “‘非遺’要以年輕人更容易接受的形式進入他們的視野。”瀘州油紙傘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畢六福今年是第8次參加文博會。近年來,四川瀘州油紙傘在保留傳統石印、老式桐油這些制作工藝的同時,還創新加入扎染、無味、加香、能防紫外線等功能,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愛上油紙傘。每一屆文博會,他所在的攤位都要被熱鬧“圍觀”。

  創新發展,不僅實現讓非遺“活起來”的訴求,還在文化保護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安徽展區的國風連載漫畫《女駙馬》,首次將黃梅戲植入年輕人的“二次元”世界,用“戲曲+漫畫”的跨界組合,讓“馮素珍”“公主”“李兆廷”等戲曲角色,吸引了不少90后、00后觀眾的喜愛,成功激發年輕人對黃梅戲和傳統文化的興趣。

  在湖北展區,來自恩施土家族的傳統織錦工藝“西蘭卡普”,用途已由原來的被面,發展到鞋帽、桌面、壁畫、挎包、披肩等數十個種類,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參展商代表廖瑞斌表示,隨著傳統工藝與現代產業的不斷融合,“西蘭卡普”也越來越被市場所認可,當地學習這門手藝的人也越來越多了。“隨著產品的走向市場,我們土家文化也在被更多人所了解。”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