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頻道

2025年深圳市社康中心將超千家

2021年09月29日09:15 | 來源:深圳特區報
小字號
原標題:2025年我市社康中心將超千家

  社康中心是離群眾最近的健康服務平台,在健康保障工作中發揮著“守門人”的作用。如何高質量推進社康中心建設,打造健康中國的深圳樣板?9月28下午,深圳市人大代表電視問政會就聚焦這一主題,6名市人大代表與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展開對話交流,剖析問題,共商良策。

  深圳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駱文智,副主任高自民,副市長陶永欣參加問政會。

  常住人口多的街道要開設社區醫院

  深圳市於1996年正式啟動社康服務體系建設,是全國最早開展社區衛生服務試點的城市之一,目前全市共有社康中心700多家。此前,代表們兵分多路對深圳市社康中心進行調研,他們發現,盡管社康中心建設取得很大成績,但仍存在網點布設偏少、用房緊張就是其中較為突出的問題。

  深圳市衛生健康委負責人表示,當前深圳市正加快推進社康中心建設,並對照國家標准修訂深圳市社康機構設置標准。根據規劃,到2025年每個社區至少有1家社康機構,社康機構總量達1000家以上。常住人口超過10萬的街道至少有1家3000平方米以上社區醫院。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負責人表示,隨著社康中心定位和服務人口的變化,深圳市社康中心的標准也與時俱進,從上世紀九十年代的60至120平方米到2017年的1000平方米以上。近期,深圳市社康中心建設的標准擬提升到1400平方米,隨著社康中心空間更寬暢,可提供的服務也將增多。

  明年深圳每萬人擁有4名以上全科醫生

  社康中心建設,不僅需要硬件,也需要軟件。市人大代表表示,目前深圳市每萬人擁有全科醫生3.28名,與其他城市差距明顯,社康中心醫護人員數量隻佔全市醫護人員總量的12%左右,不能滿足2000多萬服務人口的健康需求。

  深圳市衛生健康委負責人表示,目前深圳正通過提高待遇、改變職稱評審方式和評級機制等手段增強全科醫生榮譽感。同時,深圳出台激勵政策鼓勵專科醫生轉崗為全科醫生,並加大了全科醫生的培養力度,深圳大學開辦了全科醫學系,深圳公立醫院也通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培養全科醫生。爭取到2022年,深圳每萬人擁有全科醫生要達到4名以上,到2030年要達到6名以上。

  在社康開設2000個專科醫生工作室

  為提高社康中心的服務質量,滿足居民需求,早在2016年,深圳市就嘗試在社康中心設立專科醫生工作室,讓大醫院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的專科醫生固定在社區“設點”,以往要到大醫院“搶號”的專家門診,在家門口就能看上了。市衛生健康委負責人表示,當前,深圳市在社康中心設立的專科醫生工作室已達600多個,力爭到2025年,社康中心的專科醫生工作室達到2000個。

  為引導更多市民到社康首診,減輕患者負擔,深圳市正在逐步完善社康機構藥品優惠政策。目前,實行二檔、三檔參保人綁定社區首診、一檔參保人在社區首診打7折政策。高血壓、糖尿病等8種疾病患者在社區首診可享受藥品打5折,簽約家庭醫生后打2折的醫保用藥優惠政策。深圳市還開展社康優先預約挂號工作,市民在社康首診后,可通過社康機構醫生判斷,更早預約到深圳各大公立醫院門診號,這也將促進市民分級診療。(記者 李舒瑜)

(責編:張晨牧、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