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民在文化閱讀中享受“書香假期”

深圳是座愛閱之城,在圖書館、書城過一個“書香假期”已成為不少市民的選擇。“玩非遺”“做手辦”“讀繪本”“泡書城”……面對留深過節市民人數增長的情況,各個文化單位積極推出多項活動,豐富市民精神生活,讓市民在文化閱讀中享受假期。
在文化活動中盡享“詩和遠方”
“含情脈脈熨烙畫,鑼鼓聲聲舞醒獅。”這是光明區文化館“五一”假期第一天的真實寫照。該館組織開展的“我們的節日”2022年非遺課堂暨“非遺在社區”系列活動,用5天假期20堂課帶群眾“玩非遺”。
活動現場,烙畫老師親自示范,耐心講解烙畫筆的使用技巧,從畫點、線、面開始到如何運用烙筆燙出圖畫,現場學員聽得入迷、畫得專注,很多陪同小朋友來參加的家長忍不住親自上手體驗了一把。對比烙畫課的凝神靜心,醒獅舞的課堂氣氛熱鬧非凡,隨著現場鑼鼓聲響起,領隊老師帥氣的舞獅動作引得小朋友們一陣歡呼。課堂上,文化館館員還特意准備了小學員們可以使用的輕便DIY醒獅頭作為學習道具,學員們愛不釋手。
長假期間,簡閱書吧也在各社區舉辦了多場精彩的文化活動。在庫坑社區黨建書吧“科創小課堂”之電動風力車與霸王龍活動中,50名社區兒童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螺旋槳的特性、結構和應用,感知電能與動能的轉化以及車體結構的搭建﹔龍華區大富社區舉行的“紅色繪本+手工制作”活動中,20余名社區兒童了解了小英雄雨來的故事,並學會制作五角星。
此外,6大書城也用幾十場閱讀文化活動充沛著市民的長假生活:羅湖書城推出《科學偵探事件簿》沉浸式兒童劇本互動游戲,讓小讀者在游戲中發現閱讀的魅力﹔南山書城舉辦“獻給勞動者的歌”主題音樂會,為讀者打造一場文化藝術視聽盛宴﹔剛剛亮相央視的龍崗書城則推出趣味“書城尋寶”“閱會星期六”戶外文藝匯演、“書顏煥新 造物有靈”創意作品展等文化活動,等待讀者解鎖。
記者從深圳出版集團了解到,“五一”假期前三天,6大書城平台累計客流量達33萬人次,同比增長6%,銷售額同比增長9%。
在潛心閱讀中營造詩意生活
截至2021年, 深圳共有公共圖書館(室)733個,其中市級公共圖書館3個,區級公共圖書館9個,街道及以下基層圖書館(室)721個。這些公共圖書館是城市文明的有力寫照,也成為假期裡深圳人最愛流連的場所。
“今天一直下著雨,我以為來圖書館的人會少一些,沒想到位子還不太好找。”5月1日下午,記者在深圳圖書館遇到李女士時,她笑著對記者說,“原來聽說泡圖書館是深圳人過節的例牌菜,之前不信,現在眼見為實,周圍都是愛閱讀的‘深蹲’人。”
這個“五一”假期,不少市民像李女士一樣,選擇到圖書館“充電”。多位來到深圳圖書館的讀者表示,“深蹲”圖書館,除了充電,更是為防疫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在某科技企業工作的鄒先生說:“平時工作忙,沒有什麼時間看書。特意選在假期泡圖書館,可以好好靜下來讀一本書。” 記者從深圳圖書館了解到,“五一”小長假的前2天,該館合計進館達1.2萬人次,總借書近6萬本。
位於南山區酷派大廈的南山書房聽雲軒,讀者需提前預約,否則這裡一位難求。在醫院工作的劉小姐,2日上午來到南山書房備戰考試。“這裡離我家較近,環境優美、安靜,非常有學習氛圍,所以我早早就預約了。”
家住附近的吳女士帶著女兒來感受閱讀氛圍,她表示,學校要求孩子盡量少去人員密集的地方,雖然本來可以帶孩子去海邊,但想著家門口的圖書館更清淨更安全,於是就選擇來這裡。“這幾天假期,每天上午孩子在家做作業,下午3點到5點,都會待在春天海圖書館閱讀。”(記者 焦子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