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頻道

深圳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

2022年08月19日07:25 | 來源:深圳特區報
小字號

原標題:深圳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

  經過整治的茅洲河水質清澈、兩岸水清岸綠。 深圳特區報記者 楊浩翰 攝

  如今行走在鳥語花香的河堤旁,很難想象黑臭難聞也曾是深圳許多河流的現實狀況。據統計,2016年初,深圳全市310條河流中,黑臭水體多達159個,茅洲河、深圳河等五大河流水質均屬於劣Ⅴ類。

  2016年以來,深圳全面打響水污染治理攻堅戰,推動水環境質量實現整體性、根本性、歷史性好轉,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159個黑臭水體、1467個小微黑臭水體全部得到治理,茅洲河、深圳河水質達到有監測數據以來的歷史最好水平,逐步探索出一條高密度建成區河流污染治理新路子。

  茅洲河成都市河流生態修復典范

  “深圳花大力氣徹底整治水環境以來,茅洲河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7年以來,企業家葉文學在寶安沙井經營電子市場,門口就是茅洲河的支流崗頭河。彼時,茅洲河從干流到大大小小的支流幾乎都宛若墨汁,來往的商戶、客人無不掩鼻而過。如今經過整治的茅洲河水質清澈、兩岸水清岸綠,一幅南國美景讓人流連。

  水污染問題曾經是深圳最大的環境痛點和發展短板。而茅洲河作為深圳第一大河,也曾是廣東省污染最嚴重的河流,流域內55條干支流全部為劣Ⅴ類,可謂“有水皆污、有河皆黑”。

  深圳市以空前力度推進茅洲河流域污染整治以來,省委書記李希親自挂點督辦茅洲河,五次調研督導,深圳市委書記擔任茅洲河河長,帶頭挑最重的擔子。“十三五”期間,茅洲河流域內新建污水管網2053公裡,完成小區、城中村正本清源改造2578個,新增污水日處理能力81萬噸,實現“污水全收集、收集全處理、處理全達標”,流域內4000余個建筑小區的排水設施有了專業管家。經過綜合整治,茅洲河防洪標准達100年一遇,水質從重度黑臭提升至Ⅳ類及以上,“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生態美景得以重現,“流浪”近20年的深圳體工大隊皮劃艇隊回歸“母親河”。

  深圳榮膺國家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

  茅洲河正是深圳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關於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策部署,超常規推進水污染治理攻堅戰的生動案例。

  在治水過程中,深圳創新組織管理體系,改變過去行政區劃分治、部門各自為戰的做法,加強對治水的全局統籌,構建黨政主導、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組織體系﹔創新全流域全要素治理管理模式,從系統工程和全局角度尋求新的治水策略,科學繪制一張藍圖,統領全市治水工作,久久為功貫徹到底﹔創新治水技術方法體系,立足深圳降雨量大、開發密度高、河流生態基流不足等市情水情,堅持採用科學適宜的技術方法體系,以管網為核心,推動水岸同治、源頭治本﹔創新運維管養和日常監管機制,堅持建管並重,緊盯污水從產生到排放全過程,落實精細化管理﹔創新挖掘萬裡碧道建設內涵,立足可持續發展先鋒的戰略定位,把治水和城市開發、經濟產業結構調整、人文景觀塑造等結合起來,推動治水治產治城相融合。

  2019年,深圳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成為國家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2020年,榮膺“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2021年,因河湖管理保護成效明顯,獲國務院督查激勵。(記者 方勝)

(責編:陳育柱、李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