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頻道

改造大沙河:深圳人向大自然張開懷抱

2022年09月15日08:22 | 來源:深圳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改造大沙河:深圳人向大自然張開懷抱

  ▲大沙河生態長廊為游客提供了休息的座椅和直飲水等配套服務。

  ▲大沙河生態長廊裡盛開的鮮花。

  ▲大沙河生態長廊裡一隻小鳥在歡快地覓食。

  ▲大沙河生態長廊裡一隻變色樹蜥在晒太陽。

  如今的大沙河定期設有賽艇比賽,大沙河的變化正是深圳河灣流域綜合治理中的典范。 資料圖

  9月14日,本報報道了深圳首條山海通廊塘朗山段的實地走訪情況,今天深晚報道組繼續帶您打卡山海通廊大沙河段,領略山海之間的魅力。

  與保存了相當多原生自然景觀的塘朗山不同,山海通廊大沙河段是一個以人造景觀為主的觀景長廊,彰顯了深圳人對自然的理解和態度。

  在這裡,水是底色,一切都圍繞著水而鋪陳開來。清澈的河水以及兩岸的花草樹木既是深圳人眼中的風景,又是野生動物的家園和“餐廳”。在河道中成群的白鷺、岸邊花叢中忙碌的蜜蜂看來,這條號稱深圳最美的碧道,就是深圳人向“城市另一半居民”伸出的手臂,是深圳人向大自然敞開的懷抱。

  水清岸綠 美不勝收

  從塘朗山下山走到紫澗園,再步行120米就來到了大沙河生態長廊中游段,這裡距離地鐵7號線茶光站C/D出口很近。便捷的交通條件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您既可以從塘朗山上一鼓作氣走到深圳灣,也可以在下山后先回家放鬆一下,趁著第二天清晨的清新空氣和明媚朝陽,再跟大沙河來一場“美麗約會”。

  行走在大沙河生態長廊,中間是清澈流淌的河流,野生動植物保護和自然教育專家劉蕾、葉建華告訴深晚記者,大沙河沿岸種植了大量的景觀喬木,包括紫花風鈴木、黃花風鈴木、鳳凰木、魚木、美麗異木棉、藍花楹、烏桕、紅花天料木、絨果決明、中國無憂花、貓尾木、火焰木、朴樹、秋楓、印度紫檀、馬佔相思、木麻黃、麻楝等。“每到紫花風鈴木開花的時節,大沙河生態長廊就成了一條紫紅色的錦帶,很多其他城市的花友慕名前來賞花。人在花下熙熙攘攘,蜂在花間嚶嚶嗡嗡,好不熱鬧。

  風景背后,是人類對自然的回報。河岸邊,盛開的二月藍在陽光下盡情綻放,走近花叢,就會看到在花間上下飛舞的蜂群,聽見它們“嗡嗡”的“鳴唱”。這是人們專門為蜜蜂、蝴蝶准備的蜜源植物之一,在大沙河邊,除了二月藍,還有成片的蕎麥、香彩雀、馬利筋、佩蘭,這些都是蜜源植物,是傳粉昆虫的“大餐廳”。深圳氣候溫暖,一年四季都有開花植物。花開蝴蝶來,每到盛花時節,美麗的花兒與飛舞的彩蝶,就是大自然對細心的深圳人的慷慨饋贈。

  草長鶯飛 和諧共生

  深圳人對大自然的友好,還不僅體現在對昆虫的照顧。在大沙河邊,深晚報道組還發現了人工種植的谷子。為什麼要在河邊種谷子呢?還是劉蕾老師給出了答案:原來,這些谷子是專門為鳥兒准備的,可別小看這些谷類植物,人們發現,隨著大沙河邊這類植物的生長,這裡的鳥兒無論種類還是數量,都在穩步增加。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果然,報道組在行走途中,發現許多鳥兒。在一棵朴樹的枝干上,一隻灰頭黃眼、神情威嚴的鳥正在四下張望,劉蕾告訴記者,它是黑領椋鳥。“它的胸腹潔白,脖頸到翅膀、背部均為黑色,宛如一個肅穆講究、身穿西裝的老紳士。”劉蕾笑著介紹說。不遠處的草叢中,忽然閃過一隻脖頸胸腹雪白、背部灰黑的“小雞”,那是白胸苦惡鳥。劉蕾告訴記者,在繁殖期間,雄性白胸苦惡鳥會不分晨昏地激烈鳴叫,這是它求偶的手段。還有一種鳥形貌非常秀麗,頭、后頸、上背披著棕赤色的羽毛,下背、羽翼、腰、尾巴呈亮藍色,胸前則是雪白的羽毛,像是挂了一塊餐巾。劉蕾告訴記者,這是翠鳥中的一種,叫做白胸翡翠。河道中間,不時可以看到一塊小沙洲,那裡是大白鷺、小白鷺等水鳥的樂園,盡管被報道組長時間圍觀,白鷺群依然在河水中從容踱步、捕食魚蝦,可見它們早已習慣了在鬧市中與人類互不打擾的生活。

  當天,在劉蕾和葉建華的指導下,報道組還在大沙河段記錄到樹鷚、白鹡鸰、鵲鴝、喜鵲、八哥、紅嘴藍鵲、蒼鷺、烏鶇等20多種鳥類。灌木叢中,還有變色樹蜥趴在樹枝上慵懶地晒太陽。路上偶爾爬過一條通體暗紅的百足虫,葉建華把它撿起,任它沿著手掌爬行。“它叫馬陸,雖然貌似蜈蚣,但不會咬人,也沒有毒,是引導孩子接觸自然時的‘入門級’昆虫。”葉建華笑著對大家說。

  沿著大沙河一路南行,深圳灣遙遙在望。河海交匯處,又將是怎樣一個美麗新世界呢?

  專家點評

  鬧市中的“伊甸園”

  大沙河由南到北貫穿了南山區,溝通了深圳灣、科技園、西麗等片區。每到上下班高峰時段,電動自行車和共享單車從各個入口涌入左右岸的自行車道上,大大緩解了城市主干道的交通壓力﹔每當黎明破曉之前,大沙河兩岸已經有很多人跑步,傍晚則有各個跑團相約團跑。

  大沙河生態長廊連接了山海,擴大了綠地和濕地的面積,兩側種植著大量的景觀喬木,也有非常多的草本開花植物。水質的提升讓這裡的生態環境發生根本性的好轉,大沙河兩岸也成了林鳥和水鳥的樂園。

  大沙河的多種功能使之成為了自然教育的優秀資源,可以開展水資源和水體安全的教育、海綿城市的原理和設計、濕地的生態功能等課題。

  總之,大沙河得益於人類對自然的改造,可喜的是,深圳人在改造自然的時候,已經學會了如何尊重自然。

  游覽攻略

  從紫澗園步行120米即進入大沙河生態長廊中游段,此處距離地鐵7號線茶光站C/D出口很近。沿岸向南步行近7公裡(約14000步)至大沙河入海處。途經南坪沙河西立交、北環沙河西立交、深南沙河立交、濱海沙河西立交,沿途河岸每隔約30米配有一個救生圈。

  此段周邊多為居民區,分布有大沖公園、大沙河公園、塘朗山、九祥嶺濕地公園、西麗水庫等重要生態型綠地節點。便民設施有衛生間、茶室、書吧等,沿途還設置了親水平台,有遮陰廊架、休閑座椅、WiFi、廣播系統以及顯示天氣信息的智能電子標識牌。

  記者 李晶川 李銘赫 羅明/文 深圳晚報記者 李晶川 陳玉/圖

(責編:陳育柱、李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