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頻道

深圳文化產業增加值突破2500億元

2022年12月26日09:44 | 來源:深圳特區報
小字號

原標題:深圳文化產業增加值突破2500億元

  位於南山區蛇口價值工廠的工業遺址數字藝術館與元宇宙體驗空間“大筒倉”,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通過VR、AR、實時渲染等多項前沿技術,營造出一個亦真亦幻的沉浸式元宇宙體驗空間,受到市民歡迎。體驗活動將持續至明年3月31日。深圳特區報記者 胡蕾 攝

  文化產業作為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符合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的重要產業類型。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

  在第十八屆文博會的主展館和各分會場,眾多深圳文化企業將大放異彩。如果說“深圳速度”是這座城市發展最耀眼的體現,那麼在激昂的創新創業熱情背后,是不斷充沛豐盈的文化生活所帶來的飽滿的精神支撐。不斷健全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各類文化市場主體持續發展壯大,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逐漸成熟,深圳正以昂揚的姿態書寫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快速發展 優勢明顯

  文化產業作為綠色低碳產業,具有鮮明的創意性和滲透性特征,既能吸納就業、創造稅收,又能賦能產業,提高產品文化內涵。深圳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發展,較早提出將文化產業打造為四大支柱產業之一的目標,並出台系列文化產業政策,積極培育文化產業市場主體。

  12月10日,第九屆深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深圳)開幕式在羅湖區粵海城·金啤坊召開。粵海城·金啤坊是深圳首個含有特色工業遺存的綜合體項目。二十幾年前,這裡作為金威啤酒的第一個廠房,釀造出了獨屬於深圳的啤酒味道。沉浸在滿是年代感的空間裡,人們不難想象幾十年前來深建設者干杯暢飲、追逐夢想的樣子。如今,這裡被重新激活,以其特色的工業底座為基礎,為深圳塑造了一座精神坐標。

  被重新打造成文化產業園的案例並不少:東方信息港改造成如今的高北十六創意園﹔蛇口價值工廠前身是浮法玻璃廠﹔F518時尚創意園曾是寶安工業區……一個個曾充滿改革開放熱火朝天干勁的地方,變成了文化寶庫,寄存深圳的獨家記憶。

  在深圳,高速發展的不僅是經濟數字,還有豐盈生活的文化產業。2012年以來全市文化產業保持快速發展勢頭,年均增速15%以上,增加值佔全市GDP穩步提高至8%以上,整體實力位居全國前列,創意設計、動漫游戲、數字文化等行業在全國的競爭優勢明顯。2022年6月,深圳被國務院認定為“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文化和旅游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完善、消費質量水平高的地方”,成為全國首批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獲國務院督查激勵的城市。

  去年,深圳編制了《深圳市文化產業高質量規劃(2021-2025)》,提出通過增強兩大核心動能、強化五大發展支撐、實施四大行動、打造十大增長極,形成深圳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體系。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時尚創意產業圈、數字創意走廊、文化裝備研發中心、大灣區影視產業基地、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灣區演藝之都、國際知名黃金珠寶產業中心、全球游戲電競之都以及高端工藝美術集聚區,是未來深圳文化產業將打造的“十大增長極”。

  特色鮮明 成績亮眼

  建設先行示范區要求深圳塑造文化產業發展新優勢。目前,深圳文化產業增加值已突破2500億元,法人單位超10萬家,從業人員超100萬,擁有文交所、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等多個國家級產業平台,文博會被稱為“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設計周被稱為深圳設計產業力量的“前沿展場”。如今,深圳文化產業具有鮮明的特色,即市場主體發達、產業集聚度高、外向性突出、科技含量高、創意能力強。

  市場主體發達。深圳在創意設計、動漫游戲、文化旅游、高端印刷、黃金珠寶和文化裝備研發制造等行業領域擁有一批全國知名文化企業。騰訊、創夢天地、華強動漫、環球數碼實力較強,裕同科技、勁嘉、雅昌等多家企業入選“全國印刷企業百強”,羅湖水貝的黃金珠寶在全國市場的份額超60%。

  產業集聚度高。目前,全市共有市級以上(含市級)文化產業園區71家,其中,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1家(另有龍崗數字創意產業走廊正創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9家,省級文化產業園區9家,省文化和旅游融合示范區2家。市級以上文化產業園區入駐企業超過1萬家。園區業態門類齊全,園區服務平台建設逐步完善,產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

  外向性突出。深圳位於改革開放前沿,毗鄰港澳,在海外文化市場拓展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文化貿易總量位居國內大中城市前列,游戲、印刷、工藝美術、文化裝備出口實力強勁,每年更是有十余家企業入選“國家重點文化出口企業”。

  科技含量高。高新技術產業發達是深圳的優勢。在2021年度“深圳文化企業100強”名單中,數字文化產業明顯崛起,新媒體和網絡文化、文化軟件及游戲共入選28家企業,高端文化裝備有22家企業入選。經過多年發展,深圳涌現出了以騰訊、華強方特為代表的一批高成長性文化科技企業,更有多家被評為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數字文化產業和高端文化裝備制造業實力位居全國前列。

  創意能力強。作為國內第一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設計之都”稱號的城市,深圳較早集聚了大批專業設計人才,目前約有1.2萬家設計機構和近20萬專業設計人員,設計產業年產值超10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產值數千億元。平面設計、建筑設計、工業設計、室內設計、服裝設計等設計領域佔據國內較大市場份額,深圳設計周、創意十二月等在全國有較大影響。

  為文化強國、文化強省建設作出深圳貢獻

  新時代,踔厲奮發﹔新征程,勇毅前行。到2025年,深圳力爭率先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進入全球文化產業發達城市行列。

  具體來說,深圳將加快政策創新。深圳市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3年行動計劃等專項政策即將出台,用以對標國內發達城市文化經濟政策體系建設經驗,提升產業政策的針對性和科學性﹔強化統籌協調。全面落實《深圳市培育數字創意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不斷完善“六個一”工作體系,加快推進創新平台和重點項目建設﹔堅持創意引領。發揮毗鄰香港優勢,積極吸引國內外高端創意設計資源,建設深圳創意設計館和深圳創新創意設計學院,打造國際設計人才高地﹔強化融合互促。順應文化產業數字化發展趨勢,大力推進文化與科技及其他產業融合﹔培育消費熱點。強化特色文化街區消費功能,加快建設特色文化消費集聚區,加大夜間文化消費產品供應,推動線上線下消費融合﹔加強平台建設。推進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國家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區和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范區建設,強化園區集聚效應和孵化功能﹔推進協同創新,強化開放合作。支持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深圳)提質擴容,支持龍頭企業與各國合作伙伴共建產業園區、孵化器和雙創中心,打造國際知名文化產業資源集聚中心。

  在高質量發展中,文化是重要支點。深圳文化產業將堅持科技支撐和創意引領,擴大優質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加快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建設創新創意引領潮流、文化科技特色鮮明、文化形象開放時尚、文化產業充滿活力的國際文化創新創意先鋒城市,為文化強國、文化強省建設作出深圳貢獻。(首席記者 焦子宇)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