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已有1373人身后捐獻眼角膜

4月2日,“生命·遇見”2023年深圳市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者緬懷活動在深圳市吉田墓園舉行,市紅十字會組織捐贈者家屬、醫院代表和志願者代表等向捐獻者們敬獻鮮花,致以深深的敬意。深晚記者獲悉,截至2023年3月31日,深圳市紅十字會已累計幫助683人捐獻多器官,1373人身后捐獻眼角膜,689人捐獻遺體,累計已有8.4萬人申請器官遺體捐獻登記。
在深圳市吉田墓園,有3棵郁郁蔥蔥的百年古榕,每棵古榕下都有一塊黑色大理石墓碑,墓碑正面刻著三個金燦燦的大字——“光明樹”。自深圳首例角膜捐獻者向春梅葬在這裡以來,已有200多名眼角膜器官遺體捐獻者長眠於此。2006年,光明樹紀念碑揭牌以來,市紅十字會每年都會組織捐獻者家屬、醫院代表、醫學生、志願者及各界愛心人士共同緬懷長眠在光明樹下的器官遺體捐獻者。
“2022年3月20日,我那從教一生、桃李滿天下的媽媽含笑而去。如她所願,生前當了一輩子教師,身后還要做一名無語體師,給學生上最后一課。”捐獻者家屬代表葉瑋現場分享一家兩代三人有關生命延續的故事。
2004年,葉瑋的父母葉錦青、李寶蘭共同簽署了捐贈器官、遺體的志願書。這是深圳器官捐獻立法后,深圳市紅十字會首次接到夫婦同時捐獻器官、遺體的志願書。2005年7月5日,72歲的葉錦青離世,葉瑋和母親李寶蘭遵從父親生前的意願將眼角膜和遺體捐獻了出來,讓至少2名以上的眼疾患者重見了光明,他的遺體也在深圳市紅十字會和民政部門的協調下捐獻給醫學院用於臨床教學研究。深受父母大愛感召,2011年,葉瑋的哥哥葉寧與癌症斗爭15個年頭后,也身后捐獻了眼角膜。2022年3月20日,李寶蘭離世捐獻遺體,時隔18年,她以丈夫同樣的方式將愛傳遞。
活動中,來自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醫學院的紅十字青年現場演唱了《看你的眼》,深圳市眼庫工作人員合唱《光明頌》,深圳大學醫學部學生代表朗誦詩歌《春風化雨,禮贊大愛》,共同表達他們對器官、遺體捐獻者的敬意。(記者 周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