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頻道

深圳天空“含藍量”凸顯“含金量”

2023年04月06日09:00 | 來源:深圳商報
小字號

原標題:深圳“含藍量”凸顯“含金量”

  晴天時的深圳,微風輕拂白雲飄,藍天映襯處處景。天空“氣質”出眾,這是深圳大氣環境治理最直接的成果。“深圳藍”含金量越來越高,“深圳氣”越來越淨,市民的幸福感越來越強。深圳“氣質”出眾的底氣何來?

  經濟指數“向上”

  大氣污染“向下”

  深圳市地域面積小,經濟總量大,單位面積承載的大氣污染物排放強度遠高於其他大中城市。但在深圳,經濟發展指數持續向上的同時,污染物排放指數走出了背道相馳的曲線。

  在生態環境部通報的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榜單中,深圳空氣質量常年位居前列﹔深圳環境空氣質量6項污染物(PM2.5、PM10、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濃度連續9年保持全面達標﹔2022年,深圳PM2.5濃度從有監測數據以來最高的62微克/立方米下降至16微克/立方米,穩定達到世衛組織第二階段標准,接近國家一級標准。

  “‘深圳藍’為深圳人的健康提供了最基礎的保証,也為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共贏提供了中國經驗。”深圳市本土自然與歷史研究者南兆旭說。

  深圳“氣質”出眾

  創新才是底色

  深圳“氣質”出眾的背后,是一系列創新的生動實踐。深圳在城市空氣質量科學研究和監測領域率先構建了世界先進的空天地一體化大氣環境監測體系,在水平覆蓋廣度、垂直監測高度以及成分監測精度等多方面實現了突破創新:率先建成“一街一站”智能化、標准化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網﹔率先建成11個區全覆蓋的國內領先的大氣光化學污染監測網﹔建成設備超過50種的國內功能最先進的大氣觀測超級站﹔建成513米全球最高立體高空站……提起這些“率先”,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滿是自豪。

  當前,深圳不僅在空間上實現了“街道尺度”的大氣污染靶向識別,也在時間上實現全天候24小時無縫銜接,高精度、多維度監測深圳大氣中各種氣態和顆粒態污染物,多參數、全方位為深圳空氣質量“把脈”。

  此外,深圳最早在國內建起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標准體系,也是最早在全國推廣水性涂料的城市。近年來,深圳在全國率先建立起VOCs和NOx排放量滾動更新工作機制,探索完善按季度更新的核算方法體系,將污染源排放清單更新頻率由年度提升為季度,為大氣環境精細化管理奠定基礎。目前深圳VOCs排放量3噸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完成分級管理,66家涉VOCs重點企業和298家加油站、油氣倉儲企業完成深度治理。2022年度共完成216台天然氣鍋爐低氮燃燒改造,改造后NOx排放濃度低於30毫克/立方米,NOx排放水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深圳的空氣質量改善既是科學治污的成績,也是不斷創新的成績。為保持空氣質量在全國的領先優勢,深圳進一步加大科技支撐力度,為深圳精准治污和科學決策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撐。”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環境與能源學院黃曉鋒教授表示。

  緊盯“不利天氣”

  聯動形成閉環

  每年的夏秋季,受強副熱帶高壓、台風外圍天氣等異常不利氣象條件影響,深圳進入臭氧污染高發季。臭氧污染已成為深圳空氣質量超標的首要污染物,而臭氧污染受氣象條件影響更為顯著,不利天氣臭氧污染應對成為影響AQI達標率的重要內容。

  2022年,深圳高標准發布《“深圳藍”可持續行動計劃(2022—2025年)》,進一步明晰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技術路線,分類施策、重點攻堅、逐步推進,推動PM2.5和臭氧濃度的雙降。

  當前,深圳已形成市級領導親自指揮,市—區—街道工作人員逐級響應的快速調度響應體系,部門之間逐步形成會商研判—應急響應—措施落實—現場督導—效果評估的閉環管理模式,為有效應對不利天氣工作開展奠定了實踐基礎。

  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深圳將與全社會一道,緊緊圍繞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和“雙碳”工作,梳理污染源管控、建立標准體系、強化執法力度等方面存在問題並加以解決,全面推進各類大氣污染源對標對表提升治理,推進各項大氣污染物減排,持續擦亮“深圳藍”這張名片。(首席記者 吳蕾)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