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從“文化制造”向“文化智造”躍遷

5月22日,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正式啟幕。深耕21載,文博會正奮力從“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邁向“國際文化產業頭部展”。今年文博會規模再創新高,匯聚6280家政府組團、文化機構和企業,更有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的305家海外展商線上線下參展。在總面積達16萬平方米的展會空間裡,展會將展出文化產品超過12萬件,4000多個文化產業投融資項目將在現場進行展示與交易。不斷攀升的交易力與影響力,不僅見証了全國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也讓文博會成為了觀察深圳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窗口。以文博會為引擎,深圳正加速建設國際文化創新創意先鋒城市,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深圳樣本”。
以文博會為引擎,驅動深圳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文化產業健康蓬勃發展,是繁榮文化事業、堅定文化自信,實現城市文明穩步發展的重要物質支撐。作為全國首批文化體制改革綜合性試點地區之一,深圳2003年正式確立“文化立市”戰略,在全國較早提出把文化產業打造成為支柱性產業的目標,採取多方面舉措,推動文化產業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總體發展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21年來,文博會的舉辦與深圳文化產業發展相互促進,同頻共振。據統計,首屆文博會舉辦時,深圳文化產業增加值僅佔GDP不到3%。此后直至2024年第二十屆文博會舉辦的20年間,深圳文化創意產業保持平均20%的增長速度,已成為我國文化輸出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口岸。
在文博會產業集聚效應的引領下,各種文化新技術、新創意、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為深圳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靈感和借鑒。而深圳較為成熟的市場經濟、發達的高新技術和活躍的產業資本,也為文博會的舉辦提供了良好的經濟基礎和產業環境。一批批深圳本土優秀文化企業得以在文博會上展示最新的創意成果、文化產品和服務,於海內外范圍內促成大量交易與合作,直接推動了文化產業的經濟效益提升,持續彰顯深圳在文化產業的新探索。
在把文化產業打造成支柱產業的實踐上,深圳從未懈怠。在政策支持方面,深圳打造了“1+1+N”的文化產業發展支持政策體系,通過原創研發資助、房租補貼、平台建設等多種方式支持文化企業發展壯大﹔支持文體娛樂業發展,明確提出企業納統獎勵、培育引進優質企業、打造多元演藝空間等多條支持舉措﹔完善體育產業支持政策,對高端體育賽事、高水平俱樂部、體育產業園區基地、新型體育業態和電競領域給予大力扶持。2024年,全市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3754家,實現營業收入12875.08億元,佔全省的51.5%、全國的9.1%﹔按可比口徑計算同比增長12.1%,高於全國、全省平均增速6.1和5.5個百分點。
科技賦能文化創新,深圳文化產業邁向“智造”新征程
文化潤澤人心、科技點亮未來,文化與科技相生相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實現文化建設數字化賦能、信息化轉型,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發展優勢。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科技創新對文化產業的驅動作用日益凸顯。深圳的科技創新基因為文化產業注入強勁動能,放眼深圳文化產業發展現狀,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讓新型文化業態不斷涌現。
深圳緊緊圍繞服務國家戰略和產業發展,依托科技創新優勢,加快發展數字創意產業集群,打造“文化+科技”應用場景,不斷提升文化產業的硬核力和競爭力。2024年,以多媒體游戲動漫、可穿戴智能文化設備制造等為代表的文化新業態特征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5863.99億元,同比增長12.2%,為深圳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硬核支撐,也為加快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夯實了堅固基礎。
今年開年爆火的《哪吒2》中,由深圳洛克特視效科技參與制作的特效鏡頭,粒子量高達數億,技術難度較前作提升3至5倍,彰顯了深圳在影視工業鏈中的競爭力——一部國產電影從前期拍攝到后期制作,總能在各個環節找到深圳企業的身影:瑞雲科技開發的雲渲染技術,能同時調度上萬台服務器進行協同工作﹔華強方特開發的瀑布制作流程自動化程序,將50台高性能工作站整合成解算集群,創造出令人驚嘆的視覺效果。當《黑神話:悟空》《哪吒2》等現象級文化IP持續“破圈”“出海”,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融合展現出的無限可能,已成為建設文化強國的關鍵變量。
這些文化產業領域的新鮮事、大發展,人們都能夠從每一屆文博會的會場上獲得鮮活的感知,也因此讓文博會不僅成為技術展示的舞台,更成為產業升級的助推器。據了解,本屆文博會將首次設立人工智能展區,60余家人工智能企業參展,覆蓋AI全場景應用,展出機器人導覽、AI創作、元宇宙體驗等前沿技術,科技感與未來感扑面而來。
此外,本屆文博會攜手深圳國際人工智能展覽會、世界無人機大會,三展聯動打造資源聚合平台,深度解碼深圳作為人工智能先鋒城市的創新基因,領跑“天空之城”低空經濟新賽道,讓天下賓客在文博會感受“未來已來”,以豐富的創新成果,彰顯深圳從“文化制造”向“文化智造”的躍遷。
培育文化新質生產力,打造國際文化創新創意先鋒城市
文化是一個城市獨特的印記,也是城市的核心競爭力所在。當前,深圳正著力打造新時代文化高質量發展典范,塑造與深圳經濟地位相匹配的文化優勢和文化形象。圍繞建設國際文化創新創意先鋒城市、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等目標,深圳加快推動重大文體設施和旅游項目落地建設,積極布局文體旅游新興業態,搶佔產業發展先機。
一直以來,深圳在發展文化產業中,充分尊重和發揮市場在產業資源配置上的決定性作用,注重創意引領和科技支撐,逐步培育起創意設計、動漫游戲、文化旅游、高端印刷、黃金珠寶、文化會展等多個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的行業,初步構建了較為完備的現代產業體系。其中,作為國內第一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設計之都”,深圳平面設計、工業設計、建筑設計、室內裝飾設計、服裝設計等行業在國內具有較大的競爭優勢,佔全國較大市場份額﹔動漫和游戲業起步早,發展快,涌現騰訊、華強動漫等多家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文化旅游業引領國內潮流,華僑城、華強方特連續多年入選“全國文化企業30強”﹔黃金珠寶業集聚效用強,深圳目前是國內最大的黃金珠寶生產基地。
此外,更加亮眼的“城市文化菜單”、更高品質的城市文化空間、更具競爭力的文體旅游產業,也在為深圳人帶來沉甸甸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和滿足感。今年5至7月文博會藝術季舉辦期間,恰逢文旅消費旺季,文博會藝術季積極推動文旅消費“夢幻聯動”,以演藝精品串聯文旅消費場景,激發城市消費活力,通過“票根經濟”創新聯動文旅產業,特別推出“觀演+住宿+景點”組合優惠“一票通享”活動,憑演出門票可享酒店專屬優惠及景區暢游權益,且每場重磅演出均有100元及以下惠民票,讓市民享受到切實可感的豐厚福利。本屆文博會舉行期間,“Amazing Shenzhen”全球旅游計劃同步啟動“深圳夏日奇遇”暑期特別企劃,創新推出“藝術季+文博會+暑期游”多維聯動。當“藝術觀賞與城市探索”雙線並行、詩與遠方深度融合,打造更具藝術性、多元化、國際范的文旅消費新場景,努力為深圳加快建設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注入更積極的發展動能、增添更靚麗的藝術底色。
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文化的力量正“潤物細無聲”地融入深圳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文旅融合的創興探索、高質量的文化產品供給,給深圳帶來了不竭的創造力,以文興業、以文化城,成為推動深圳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獨特力量。(記者 張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