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61所学校成首批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
仙桐实验小学的同学们正在学习拼搭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智能小车。
过去一年,人工智能频上头条,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发展。日前,深圳召开中小学校人工智能教育学习会,深入剖析新形势下人工智能发展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为深圳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助力。近年来,深圳在人工智能教育上不断发力,加强人工智能教育的顶层设计,打造人工智能课程和学习平台,以人工智能为切入点,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孩子的潜能。
在中小学阶段就开始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老师,我的小车还缺个轮子”“老师,声音控制程序怎么编写”……3月15日,在深圳市仙桐实验小学的信息科技课上,学生们的提问一个接一个。在两位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三(1)班同学正在学习如何拼搭一辆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智能小车。
“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很高,提问也很积极,今天的课程主要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础编程能力。”仙桐实验小学课程研究中心主任朱泽凯介绍,作为罗湖区第一个将人工智能教育进行普及化的学校,仙桐实验小学自2020年下半年起,就以“一年一门”的计划在全校开展人工智能普及课,目前已经开发出针对三到六年级学生的人工智能普及校本课程。
不仅仅是仙桐实验小学,自去年7月深圳发布《深圳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后,人工智能教育开始在深圳市的中小学课堂里全面铺开,全市61所学校成为首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项目”实验工作学校,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着力培育具有人工智能创新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在朱泽凯看来,当下,人工智能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在中小学阶段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既能激发学生学习AI相关知识的浓厚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办超百场人工智能专家进校园活动
除了日常教学之外,深圳市教育局开展“双百”人工智能专家进校园活动,通过搭建多样化的学习平台,激发中小学生的科学兴趣,提升科学素养。去年5月,作为深入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要举措,首场“双百”人工智能专家(即百名人工智能教授、百名人工智能博士)进校园活动在深圳实验学校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教授等四位人工智能专家为深圳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生动的科普讲座,让中小学生与人工智能专家面对面、零距离接触,领略大师风范、感受科学精神。
2023年,全市中小学开展了超百场 “双百”人工智能专家进校园活动,吸引了线上线下共计超过10万人次参与,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助力创新思维训练和拔尖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我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全面深入开展。
全市600余名教师参加人工智能专项培训
教师被称为“教育第一资源”,持续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的专业素养是推动我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关键所在。3月6日,深圳中小学校人工智能教育学习会举行,邀请到五位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专家代表开展专题讲座,深入剖析新形势下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为深圳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把脉寻道。去年以来,我市开展“深圳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专项培训”,全市600余名中小学校长、信息中心主任以及骨干教师参与线下培训。
市教育局还举办“AI赋能教学应用创新技能竞赛”,助力教师探索人工智能时代下教育教学创新,通过参加技能竞赛,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在新技术背景下按下了加速键。(记者姚卓文 郑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