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頻道

深圳長者服務站:是食堂更是樂園

2022年09月24日08:26 | 來源:深圳特區報
小字號

原標題:長者服務站:是食堂更是樂園

  9月22日中午,羅湖桂園街道鹿丹村社區長者服務站內傳來陣陣香味。工作人員忙著將熱騰騰的餃子裝進打包盒裡,送給來取餐的老人。現場和樂融融。

  這是深圳大力織密養老服務網絡,讓老年人在家門口享受便利的一幅生動畫面。據悉,截至目前,深圳全市已建成74家養老機構、26家街道長者服務中心、10個“四級服務網絡”示范街道、161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到2025年底,深圳每個街道至少建設一家長者服務中心,每個老齡化社區將至少建設一家社區長者服務站,在住宅小區(片區)設立長者服務點,通過推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點科學、均衡布局,讓老年人享受“居家養老15分鐘生活圈”的優質服務。

  家門口的食堂,讓長者吃出幸福感

  鹿丹村社區屬於老齡化社區,60周歲以上戶籍老人超過15%,社區老人對飯堂的需求很強烈。2021年9月,鹿丹村社區長者服務站建成,長者食堂也一並運營,實現了社區老年人在家門口吃上營養、健康、實惠飯菜的迫切心願。

  “目前,我們主要提供午餐和晚餐,午餐是四菜一湯,每餐18元,60周歲以上特困、低保等困難老人可以享受15元補貼,70周歲以上本區戶籍老人可享受5元用餐補貼。”服務站主任李娜表示,目前,長者飯堂每天用餐人數在100人次左右,獨居、空巢老人基本實現全覆蓋。

  家住鹿丹名苑的盧叔叔,退休之后從汕頭來到深圳兒子家常住。“家裡就我和老伴兒兩個人,吃飯問題是個大麻煩,幸虧有了長者飯堂,每天都可以吃上熱乎可口的飯菜。”盧叔叔說,因為離得近,所以他們的午餐幾乎天天都在這裡解決。“衛生條件好,葷素搭配,服務態度也很好,既省心又暖心。”

  為了照顧北方老人口味,長者飯堂每周還特意提供一頓手工水餃。記者採訪當天正好趕上餃子日,現場很多社區義工也過來幫忙一起包。李娜說,長者飯堂不僅僅是一個吃飯的地方,也給很多長者提供了一個鏈接社會的平台。“吃完飯,看看書、聊聊天,這樣才感覺一天是充實的。”經常來就餐的盧叔叔告訴記者。

  據悉,2019年3月,深圳市民政局全面推動實施長者助餐政策。家門口的長者飯堂,讓深圳的老人足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到生活的便利,晚年生活幸福感大大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400家長者飯堂和助餐點,實現了社區長者助餐服務全覆蓋。

  長者服務站,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

  阮爺爺家住羅湖西湖小區,雖然已經今年89歲,但身體還很硬朗,經常帶著老伴兒坐公交車到鹿丹村長者服務站休閑娛樂。“除了吃飯之外,這裡各種文化娛樂活動非常豐富,還有老年健康知識講座、圖書閱覽等各種服務。”阮爺爺告訴記者。

  李娜表示,長者服務站致力於為轄區60歲以上的長者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娛樂、精神慰藉、保健康復、醫養融合與志願者等服務。

  “除了日常的照料服務外,長者服務站還為社區老人建立了健康檔案,並提供健康教育、助醫服務、康復訓練、心理慰藉等服務。”服務站居家養老部王清華表示,長者服務站不僅是家門口的食堂,也是老年人退休后的開心樂園,“我們盡最大努力將政府為老年人提供的優惠政策,真正傳達給老人,讓他們實實在在享受到這些好處。”

  以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為例,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家庭可申請最高額度1萬元的適老化改造補助,累計2000余戶老年人家庭獲得資助,補助標准全國最高、補助人群范圍全國最大。目前,在長者服務站的幫助下,阮爺爺已經享受了這一政策。(記者 庄瑞玉 通訊員 張雪陽)

(責編:陳育柱、李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