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頻道

2022深圳龍崗十件大事揭曉 見証你我共同奮斗的時光

2023年01月16日09:57 |
小字號

  南海之濱,灣區東畔。388平方公裡的深圳龍崗大地,山河壯麗,春和景明。

  時間無言,奮斗有聲。剛剛過去的2022年,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龍崗日夜兼程、登攀不止,在如歌歲月中走過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旅程,在砥礪前行中迸發出一種頑強向上的偉力。那些平凡而瑣碎的生活細節,那些逆境下奮力生長的大眾群像,那些寄蘊於每一樁平凡的柴米油鹽中的愛與責任,真實映照著一個個龍崗人的日常,共同構成了一座城區闊步向前的堅實軌跡。

  這一年,龍崗披荊斬棘、闖關奪隘:

  全區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實現企穩回升,連續五年位居全國工業百強區榜首,經濟基本面和工業基本盤牢牢穩住﹔

  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繼續保持全市第一,全市首支“20+8”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子基金工業軟件基金落地,躋身2022年中國創新百強區排行榜“十強”﹔

  新增上市企業6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4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新增28家、數量實現翻番,全區高成長性企業群體實現“井噴式”增長﹔

  ……

  如月之恆,如日之升,一座經濟大區壯闊前行的每一步,都在書寫嶄新的歷史篇章。

  這一年,龍崗揚帆啟航、華章初啟:

  城市更新、土地整備完成量均列全市第一,國土空間提質增效﹔

  新增學位超2.75萬座,地鐵14、16號線雙線開通,民生福祉愈發殷實﹔

  成功創建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榮獲全國唯一“2022年度低碳榜樣”地方政府案例,綠美龍崗初露崢嶸﹔

  ……

  如旭日東升,如大潮奔涌,如長風浩蕩,向上向前的力量蘊藏在龍崗的每一寸土地上,朝夕必爭,拔節生長。

  橫跨歷史三峽,穿越時間之海,三十而立的龍崗肩負的是400多萬龍崗人民的重托,開創的是新征程上走在前列、率先示范的宏偉事業,書寫的是砥礪前行再出發的壯麗篇章。這篇章,不在別處,就在足下,在每一個人的涓滴奮斗中,在每一個你我用汗水打濕過的泥土裡。

  歲陰窮暮紀,獻節啟新芳。從今天起,讓我們向著最盎然的春意和最熾熱的陽光進發,讓我們把每一個夢都畫滿斑斕的期待和瑰麗的想象,讓我們一起祝福腳下所站立的這片土地萬物生長。站在大潮奔涌的源頭,春天在你我的眼裡,更在你我的心裡。

  回望剛剛走過的2022年

  無數瞬間讓我們銘記在心、難以忘懷

  接下來,讓我們通過

  “龍崗2022十件大事”

  回顧這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一年

  大事一

  龍崗區位居“全國工業百強區”榜首,連續五年獲此榮譽

  大事

  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深圳先進高分子材料研究院等一批科研機構落地,入選2022年中國創新百強區排行榜“十強”

  大事

  全市建筑行業龍頭集聚龍崗,“中國建造第一谷”開工建設

  大事

  成功舉辦第十屆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成功創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龍崗在工業大區綠色低碳發展的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

  大事

  建立全區“大招商”工作機制,榮獲深圳“2022招商優勝區”

  大事

  大力拓展產業空間,由國企主導建設18個、總計741萬平方米低成本高品質配套完善的產業空間,全面賦能產業集聚發展

  大事

  新增學位數、公園數以及公共住房籌集建設規模等多項指標居全市前列,“民生七優”的基礎更加扎實,市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

  大事

  鶴湖智庫、低碳藝術節等品牌活動點亮城市文化星空,甘坑古鎮、二十四史書院成為全市知名“網紅打卡地”,上千道文化大餐為美好生活“加碼”

  大事

  全區干部群眾守望相助、眾志成城,共同打贏了疫情防控阻擊戰

  大事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龍嶺模式”10條經驗獲省市領導充分肯定,在全區開展“能力作風提升年”行動,打造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

  01

  龍崗區位居“全國工業百強區”榜首,連續五年獲此榮譽

  2022年中國工業百強區榜單

  11月25日,中國縣域工業經濟發展論壇(2022)舉行,並發布《中國縣域工業經濟發展報告(2022)》,揭曉2022年“中國工業百強區”榜單。在這份年度重磅榜單中,深圳市龍崗區再次位居榜首,這也是龍崗區連續第五年位居第一。

  “中國工業百強區”是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對全國各縣域工業經濟發展競爭力進行的實証分析和比較研究,專業性、權威性和含金量不言而喻。作為深圳市產業大區,龍崗區一直以來堅持“產業立區、制造業當家”,近年來,能在全國各區工業實力的測評中,連續五年位居榜首,實屬不易。

  那麼,龍崗憑什麼?

  從數據來看,2022年,龍崗區規上工業總產值總量繼續居深圳首位,工業投資284億元、增長35.4%,工業發展的勢頭良好、后勁充足。

  當前,龍崗區正在著力構建以制造業為基本盤、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導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網絡與通訊、智能終端、超高清視頻顯示3個千億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持續發展壯大。

  龍崗,更在乎企業發展的“獲得感”,以“國際一流、國內最好”為標准打造營商環境。扶持資金“免申即享”,企業辦事“秒批”“秒報”,全市首支“20+8”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子基金工業軟件基金,以及新能源、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深圳灣醫藥等產業基金在這裡落地,全面支持推動企業上規模、擴產能、實施技術改造、發展綠色制造。

  正因為有了一流的營商環境,華為、比亞迪從這裡走向世界,以華為總部為中心構建的電子信息產業鏈規模已近萬億,集聚了10余家電子信息行業領軍企業。如今的龍崗,擁有千億級企業1家、百億級企業4家、上市企業35家、專精特新企業587家,它們在這裡放心馳騁、茁壯成長。

  02

  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深圳先進高分子材料研究院等一批科研機構落地,入選2022年中國創新百強區排行榜“十強”

  深圳先進高分子材料研究院揭牌儀式。圖源:李凱

  4月6日,賽迪顧問發布“中國創新百強區(2022)”,在這份重量級榜單中,深圳龍崗區排名第十。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區域競爭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過去一年,龍崗區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PCT國際專利申請量保持全市第一,創新逐步成為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當前,龍崗區創新要素加速集聚,創新活力持續迸發。“灣東智芯”正在成為區域科技創新的“主引擎”,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成功納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總體布局,深圳先進高分子材料研究院挂牌成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獲省部級科技獎勵4項,創新平台增至278家。同時,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國家超高清視頻創新中心、全省首個工業軟件園、寶龍生物藥創新發展先導區等多個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全面助力突破半導體與集成電路、工業軟件等領域“卡脖子”問題。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如今的龍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渴望創新人才、愛惜創新人才,無論是創新創業孵化器裡的創客,還是創新研究院和實驗室中的院士專家人才,這裡已成為實現夢想的熱土。

  03

  全市建筑行業龍頭集聚龍崗,“中國建造第一谷”開工建設

  深圳建筑產業生態智谷總部基地開工。圖源:李凱

  12月12日,深圳建筑產業生態智谷總部基地“雲”開工儀式在深圳國際低碳城舉行,由深圳謀劃部署、龍崗推動落實的千億級現代建筑產業園正式落子。這是龍崗區勇擔“雙區”建設歷史使命,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的重點項目,也是龍崗區布局產業發展新賽道、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的重要裡程碑。

  項目突出“總部集群+研發設計+配套產業”鏈條式產業生態集聚,圍繞智能建造、智慧建筑、低碳節能三大產業集群,推動建筑業工業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全力打造“中國建造第一谷”。園區全部建成后,將對大灣區乃至全國的智能建造、智慧建筑、節能減碳產業發展帶來積極深遠的影響。

  當前,龍崗正依托該項目加速形成深圳建筑科技產業集聚新核心,各類建筑業龍頭企業加速向龍崗集聚,已引進中建系、中能建系等建筑領域頭部企業61家,以及上海市政總院等一批高水平咨詢設計機構,推動華為全屋智能業務落戶,全年建筑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同比增長近三倍,增速全市第一。

  04

  成功舉辦第十屆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成功創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龍崗在工業大區綠色低碳發展的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

  龍崗成功創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11月19日,龍崗區被生態環境部授予第六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成為率先探索中國低碳發展轉型之路的試驗區。這是繼2020年被評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后,龍崗再獲生態文明建設國家級殊榮。

  這一年,龍崗區堅持綠色低碳發展,高水平舉辦2022碳達峰碳中和論壇暨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全國率先制定“節能減碳總體方案”“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行動方案”等區級“雙碳”頂層設計,率先出台“綠色撐企20條”,探索流域企業環保合規建設,成功創建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獲全國唯一“‘2022年度低碳榜樣’政府案例”榮譽。“低碳+生產”“低碳+城市”“低碳+生活”在龍崗蔚然成風。

  當前,龍崗區正依托深圳國際低碳城等載體,建設了零碳建筑、零碳社區、零碳公園、零碳學校、綠色交通等大量低碳場景應用示范,讓市民群眾真正參與到“綠色出行、綠色消費、綠色生活”等各種場景。加快建設中科院先進技術研究院碳中和技術創新中心,推動全國城鄉建設智能低碳科技創新中心落地,加快建設新能源產業園等一批重大項目,助力全市打造萬億級的東部綠色低碳產業集群承載區。

  05

  建立全區“大招商”工作機制,榮獲深圳“2022招商優勝區”

  2022深圳·龍崗全球招商大會。圖源:李凱

  12月9日,2022深圳全球招商大會如約而至,龍崗區全面釋放強大吸引力,涉及投資總額超1200億元,被評為全市“招商優勝區”,產業大區的品牌形象再次彰顯。過去一年,龍崗區堅持“走出去、引進來”戰略,每個部門都有招商任務、每個干部都是招商專員,圍繞全市“20+8”產業布局和全區“3+4”區域產業格局大力開展產業鏈精准招商引資工作,“深圳元素、龍崗故事”遍布合肥、上海、江蘇等地,並在上海舉辦全市首場面向全球領軍企業的專題招商會,在擴大自身“朋友圈”的同時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尋求和創造更多可能。2022年,全區新增挖掘優質項目超150個、意向投資額超1300億元,產值(營收)超30億元項目8個,各項數據均位列全市前茅,主業突出、多元互補的現代產業格局加速形成,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更牢、后勁更足、動力更強,在全市先行示范區建設中提供硬支撐。

  06

  大力拓展產業空間,由國企主導建設18個、總計741萬平方米低成本高品質配套完善的產業空間,全面賦能產業集聚發展

  深圳寶龍專精特新產業園

  3月21日,深圳寶龍專精特新產業園開工建設,這是全市首個獲批“優質產業空間試點+二三產業混合試點”雙試點項目、全市首個專精特新“小巨人”專業園區,已吸引首批優質企業成功簽約入駐,項目達產后預計可創造年產值180億元。過去一年,龍崗區堅持“強增量、優存量”,為優質項目開辟優質空間。截至12月底,全區18個產業空間項目中,深圳工業軟件園、寶龍生物藥創新發展先導區(一期)等9個項目已開工,平湖跨境電商產業園、園山優質產業空間等4個項目將於2023年一季度開工,特發龍飛工業園城市更新單元、橫崗南“工業上樓”等5個項目計劃2023年上半年開工。全年土地整備超3.7平方公裡,完成量居全市第一,可形成連片產業用地2.4平方公裡﹔完成產業用地出讓12宗、55.3公頃,供應產業用地面積創歷史新高﹔拆除消化違建超600萬平方米,完成量全市第二,其中僅用10個月時間完成平湖智造園等地塊清拆,刷新大面積產業用地供給速度。全區走上了“空間等項目”的良性發展道路,為全市乃至全省破解企業獨立供地難、用地開發經驗和資金缺乏以及需求與產業空間不匹配等難題探出了新路、提供了“龍崗經驗”。

  07

  新增學位數、公園數以及公共住房籌集建設規模等多項指標居全市前列,“民生七優”的基礎更加扎實,市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

  2022年,是龍崗區把發展成果轉化成民生福祉、把民生藍圖兌現為幸福實景的一年。

  建成通車的深圳地鐵16號線

  這一年,軌道14、16號線先后建成通車、全區軌道總裡程實現翻番,10號線東延、17號線、21號線等6條線路納入市軌道五期建設規劃,外環高速二期等50條道路建成,丹農路二期等44條道路開工,市民群眾出行更順暢、更便捷、更舒心。

  深圳高級中學龍崗學校等一批項目建成投用,新增各類學位超2.75萬座,深圳中學龍崗學校等基礎教育集團挂牌成立、優質公民辦教育集團增至10個,“深圳年度教師”獲獎人數等多項教育發展指標居全市之首。學有優教取得新跨越。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獲評三甲,全區三甲醫院總數達7家、全市第二,其中區屬三甲醫院數量全市第一。病有良醫取得新突破。

  零碳公園、三聯郊野公園等一批精品公園建成開園,全區公園數量居全市第二,推窗見綠、漫步進園成為市民的日常。籌集建設公共住房2.35萬套,累計16.2萬套,連續多年全市第一,為市民“住有所居”提供堅實保障。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龍崗區始終堅定不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民生七優”目標,用心用情辦好群眾大大小小的民生之事,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打造民生幸福標杆,讓發展成果更多轉化為人民群眾可觸可感可知的幸福。

  08

  鶴湖智庫、低碳藝術節等品牌活動點亮城市文化星空,甘坑古鎮、二十四史書院成為全市知名“網紅打卡地”,上千道文化大餐為美好生活“加碼”

  二十四史書院盡顯文化魅力

  歷史感和現代范交融、時尚風與煙火氣並存。魅力龍崗,處處綻放著兼容並蓄的文化魅力,迸發著生機勃勃的城區活力。

  2022年4月22日,名家薈萃的鶴湖智庫舉辦年度首場鶴湖講壇,重磅發布龍崗280項年度全民閱讀活動菜單,先后開設10余場鶴湖美談等城市人文美學講座,持續涵育市民文化品位。11月19日,全市首創的深圳低碳藝術節在深圳國際低碳城精彩開幕,市民在自然與藝術交融中體驗綠美生活,開啟城市綠色文明新風尚(點擊跳轉相關鏈接)。

  2022年,無疑是龍崗區文化軟實力持續增強的一年。

  “文化惠民百分百”龍崗2022文化菜單全新推出,以粵港澳大灣區舞蹈周、時光音樂季、大芬國際油畫雙年展等為代表的五大類100項文化大禮包貫穿全年,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更為豐富多彩。

  甘坑古鎮入選廣東省首批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百年圍屋大田匠作文化村獲第二批深圳特色文化街區創建資格,傳統與現代交融的城區魅力進一步綻放。

  龍崗數字創意產業走廊加速創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華為(龍崗)數字創意產業創新中心、騰訊雲數字創意人才創新基地、深圳動漫節等項目紛紛簽約落戶,數創龍崗不斷釋放發展新動能。

  高端名人訪談視頻節目《龍中對》接連上線點燃全網,深圳首部城區微電影《從龍崗開始 一起向未來》獲評中國公益映像節唯一最高國家級獎項,魅力龍崗不斷刷屏出圈。

  文化不僅塑造城市魅力,也是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當前,龍崗區正深入實施文化強區戰略,加快打造深圳都市圈東部文化中心和國際文體活動交流中心,以“五城一廊”為抓手,涵養城市科學精神、人文精神、藝術精神,打造書香濃、琴聲揚、創意強、活力足的魅力城區,為龍崗奮力建設好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深圳東部中心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09

  全區干部群眾守望相助、眾志成城,共同打贏了疫情防控阻擊戰

  “中國人小哥哥”成為龍崗抗疫戰場靚麗風景線

  全城尋找“中國人小哥哥”用無聲的支持演繹抗疫戰場上的最美風景線﹔在深圳助企紓困政策下渡過難關的布吉包子鋪老板用一份份支援防疫的愛心包子傳遞著暖徹人心的深圳溫度﹔吉華健康驛站裡的3名未婚女護士用22天的精心呵護讓3月齡“寶墩墩”安然無恙……過去一年,龍崗全區上下戮力同心、眾志成城,以快制快圍住、撈干、扑滅多輪本土疫情。

  在這裡,“逆行沖鋒”與“理解配合”的主題故事交替發生,“你為我拼命,我贈你熱湯”的感人場景接連涌現﹔在這裡,善意與勇氣跨越山海,匯聚成必勝信念和堅韌之力﹔在這裡,400多萬龍崗人讓中華民族綿延五千載的守望相助傳統,於點滴小事中浸潤和慰藉了無數心靈。

  年終歲末,全國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龍崗區快速實施老年人和基礎病重點人群分級服務管理,緊急組建購藥專班保障市民群眾用藥需求,加快發熱門診和ICU建設,全面做好重症救治准備,確保疫情防控平穩渡峰,全力守護好市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10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龍嶺模式”10條經驗獲省市領導充分肯定,在全區開展“能力作風提升年”行動,打造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

  龍崗通過多樣創意活動助力“龍嶺模式”推廣。圖源:張臻斐

  這一年,龍崗區在全區111個社區深化推廣“龍嶺模式”,精細實施矛盾化解、多元參與等治理項目,以項目化方式積極探索基層社會治理“龍崗樣板”,越來越多的社區呈現出道清巷潔牆美、人文氣息濃郁、安全穩定和諧的宜居家園景象。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龍嶺模式”10條經驗獲省市領導充分肯定,並在中央電視台、經濟日報等中央媒體宣傳報道。

  這一年,龍崗區系統謀劃“三定三聯”工作體系,將1100個機關黨支部和2.1萬名黨員全部劃入街道社區“責任田”,深入開展“1+8+3+1”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聚焦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火災防控、城鎮燃氣、城中村用電等重點領域開展安全專項整治。全區燃氣“瓶改管”項目較市級進度要求提前一個月開工,城中村觸電事故同比下降71.4%,鄰裡糾紛同比下降近30%,全年刑事治安總警情同比下降14.3%。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質量更高、成色更足,洋溢在每個人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愈發持久。

  這一年,龍崗區深入全面實施“能力作風提升年”行動,深入推進“轉觀念、拓視野、增能力”培訓計劃,“攻堅堡壘、實干先鋒”活動助推73項重點任務攻堅,一批“獅子型”“黃牛型”干部得到提拔重用﹔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工作機制持續完善,黨員進社區聯系服務群眾全面啟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大幅提升,繪就了一張張服務群眾的“高分卷”“滿意卷”。

  來源:龍崗融媒(首席記者 聶朦、張鵬、張祥 記者 沈榮、何小娟)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