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頻道

深圳代表委員建言獻策:消費“馬車”拉動 金融“活水”澆灌

2023年02月15日10:37 | 來源:深圳特區報
小字號

原標題:消費“馬車”拉動 金融“活水”澆灌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業新體系,加快做大服務業總量、做優結構、做強主體,更好發揮中心城市對外輻射帶動、對內集聚吸納作用,就是深圳構建優質高效服務業新體系的路徑探索。去年,深圳現代服務業增加值達1.52萬億元,佔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提高到76.3%。如何以現代服務業賦能產業發展?在正在召開的深圳市兩會上,這個話題也引發多位代表委員的共同關注。

  打造國際時尚之都

  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加快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消費中心,建設世界級商圈,新增首店、旗艦店、新概念店1000家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0%。去年深圳社消零總額為9708億元,按照增長目標計算,今年將超過一萬億元。如何實現萬億“小目標”?結合國際時尚之都建設,多位市政協委員積極建言獻策。

  市政協委員潘明指出,時尚消費是時尚之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內循環促進消費、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有效手段之一。“深圳還缺乏在全國叫得響的時尚潮流地標”,潘明建議,以福田區時尚產業總部基地為特色,建設深圳時尚品牌中心,打造高端時裝、消費電子產品、黃金珠寶配飾、鞋帽箱包的名品旗艦店、體驗店,吸引高端消費者集聚。

  “打造國際時尚之都,是促進消費的有效舉措。”市政協委員王嵐認為,隨著社會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健康消費成為新時尚,健康產業也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新亮點。王嵐建議,以構建“新商圈、新場景、新業態”為核心,大力推進實施健康時尚消費集聚區打造、深圳健康時尚名牌打造、高端體育賽事活動組織、健康消費服務質量提升、健康消費業態和模式融合創新、健康時尚消費環境優化等“六大工程”,促進健康時尚產業協調發展。

  加強合作共建國際航運中心

  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交通物流是基礎支撐。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圳將打造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引進高端航運機構,新增大灣區組合港和內陸港10個以上,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達3100萬標箱。向海而興,多位委員就港口航運發展提出意見建議。

  市政協委員陸衛平提出打造以深圳港為母港的“組合港+內陸港”體系。他認為,大力發展多式聯運,不僅可以有效拓展港口貨源腹地,提升深圳港的安全性和韌性,確保港口供應鏈穩定,增強國際航運競爭力,還可減輕公路貨運壓力,促進港產城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真正實現交通強市,更好推動深圳海洋中心城市建設。

  市政協委員高海、周璇則將目光投向深港航運合作、共建國際航運中心。兩位委員建議,推動深港組合港試點和政策法律創新,探索在鹽田港監管區域內劃出一特定區域,與香港葵涌碼頭整合成深港國際航運中心示范點,同時探索出台《深港國際航運中心管理條例》用以規制新的管理需求。

  科技保險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實體經濟蓬勃發展,尚需金融“活水”澆灌。深圳金融業態齊全,金融機構數量、規模和密度穩居全國前列。多位代表對金融業健康發展和賦能實體經濟提出了建議。

  市人大代表閔齊雙指出,小貸公司這一金融業態在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的同時,自身發展面臨著挑戰。建議盡快出台成體系的、完善的行業監管規則,引領小貸公司高質量發展﹔加強小貸公司股權管理制度建設,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優化深圳小貸公司營商環境,增強企業主體信心。

  科技是推動深圳經濟和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市人大代表房永斌建議,建立健全科技保險創新激勵制度,創新嘗試對科技企業由“直接補貼”細化增加“風險管理補貼”﹔支持保險機構升級完善覆蓋“20+8”產業集群和“專精特新”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產品體系,針對科技企業在創新研發、生產運營、市場推廣及成果轉化等重點環節的風險,研發並推廣科技保險產品及服務。(記者 關煒瀛)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