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深圳频道

北大科研服务国家与首都发展

2022年07月29日11:06 |
小字号

  最近,北京的一些商超冷库迎来了制冷保鲜新帮手。北京大学教授张信荣团队为北京冬奥会研发的跨/亚临界高效二氧化碳制冷与全热回收系统被引入了超市。这套系统是利用天然工质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等传统制冷剂,实现低温制冷与余热回收利用。新系统上线后一月内,已经帮助超市发、麦德龙等超市节约电费超15%。

  其实,这只是北大集中优势力量开展科研攻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个小例子。最近5年,该校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13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49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58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8项。

  服务首都发展

  用二氧化碳冷链消杀新冠病毒

  “一直以来,市面上利用较广、技术较成熟的制冷剂是氟利昂,但它对臭氧层的破坏和对全球变暖的影响都是不可逆的。”张信荣说,团队深耕新型制冷和制热热力学循环多年,最终在天然工质二氧化碳上找到了突破口,通过冷热一体化系统将制冷产生的余热回收,用于维持供暖、热水、照明等其他设备的运行,变废为宝,节能减排。

  最初,该科研项目是为北京冬奥会量身定制的。冬奥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12000平方米的冰面上创造了10项奥运会纪录和1项世界纪录,打造“最快冰面”的就是这套系统。

  “面积越大,越难保证冰面温度的均匀性。如果使用防冻液制冷,因局部区域温度不同会导致冰面硬度不均匀。二氧化碳在相变过程中温度不变,效率又高,还很环保。”张信荣说,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助力冬奥制冰节能超50%。

  北京冬奥会圆满落幕,张信荣团队探索没有停步。团队提出,运用液态二氧化碳将新冠病毒包衣膜溶解,从而达到消杀的作用。

  “可以将包衣膜想象成一层皮肤,病毒没了皮肤的保护就会失去活性,从而减少生鲜食品在冷链运输中的感染。”张信荣透露,目前,中国海关、中欧铁路等相关部门正在与团队积极对接,这项理论研究有望在不远的未来落地,为疫情下农产品安全物流做出贡献。

  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

  怀柔科学城多模态成像设施将竣工

  怀柔科学城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北大的科研人员也在为此努力着。目前,由北大牵头建设的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项目已基本完成外立面装饰、室内装饰、机电安装及室外铺装绿化等工作,将于8月迎来竣工验收。该项目将推动高端生物医学影像装备的“中国创造”,破解生命与疾病的奥秘。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基建工程施工主体结构也已全部完成,将于明年10月试运行。这里将攻关先进工艺器件及特色工艺关键技术,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不仅积极融入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大还积极参与以国家实验室为核心的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软件工程、视频与视觉技术、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装备三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获准纳入新序列管理,攻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混搭”激发科研新范式

  遗传学诊断新方法每年救助数百万缺陷儿

  近年来,北大发挥基础研究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不断加大对“临床医学”“碳中和”等重大交叉领域的研发,通过推动自然、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间深度交叉持续激发科研新范式,实现“从0到1”的源头创新。

  脑疾病临床研究大数据与样本库平台、环境保护大气臭氧污染防治、干细胞再生医学技术……一系列有关民生核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该校院士乔杰、谢晓亮和教授汤富酬团队首次创建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和更高精度的全新胚胎着床前遗传学诊断系列新方法并成功应用,攻克了我国“出生缺陷”重大生殖健康难题,为我国每年数百万出生缺陷儿家庭带去了孕育健康新生命的希望。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北大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发挥单细胞基因组学测序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前沿领域技术优势,在新冠特效药物、环状新冠RNA疫苗研发等方面积极施力,荣获了“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面对未来,北大将始终坚持聚焦国家战略,落实该校“十四五”科技创新的各项规划部署,以该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为契机,力争将基础研究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最大程度转化为引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和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驱动力,为服务科技强国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北京日报 | 实习记者 何蕊

(责编:陈育柱、李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