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沙井水質淨化廠三期通水在即

深圳市茅洲河流域和珠江口海域水質將再添新保障。記者從深圳市環水集團了解到,2020年啟動、服務面積達84.2平方公裡的沙井水質淨化廠三期項目近期迎來了關鍵節點,目前進入通水調試准備階段。
沙井三期項目位於寶安區沙井街道西北側茅洲河下游區域,佔地面積6.19萬㎡,緊鄰海上田園、國際會展中心,設計規模30萬m3/d,出廠水質執行地表水准Ⅳ類。
走進沙井三期項目現場,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簡約現代、造型好似“大鵬展翅”的辦公樓——綜合樓。沙井三期項目經理林勇華介紹,綜合樓是整座水質淨化廠的指揮中心,現已投入使用。中控室內,工程師們正在忙碌地測試自控系統﹔化驗區內,化驗員正與設備廠家進行化驗數據標定﹔運行人員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各樓層之間,大家都在全力為第四季度的通水調試做最后沖刺。
綜合樓后面就是廠區主體——10萬㎡建筑面積的功能體。作為深圳市茅洲河流域環境綜合整治的重要配套,沙井三期廠區採用半地下結構和高效節能工藝和精確控制系統,排入水域的污染物大大減少,節能效果顯著。連續性的折板豎向構件,與屋頂檐口相協調,形成簡約現代的建筑外觀。廠區內污水處理模塊劃分完善,各個單體布局合理,污水處理流程緊密且高效穩定。
“沙井三期項目通水后,片區范圍將實現旱季生活污水和雨季初期雨水全收集、全處理的目標,補齊深圳西部生態短板,促進西部經濟持續發展,社會、環境效益顯著。”林勇華介紹,沙井三期上蓋也將建成集運動、休閑、觀景、娛樂為一體的生態市政公園,建成后能給周邊居民提供將近4.68萬㎡休閑公園。
據介紹,沙井水質淨化廠三期建設初期就提前謀劃,從進度、質量、安全、智慧、資金、宣傳等六大層面對項目建設進行了整體創優策劃。值得一提的是,項目有不少自主研發技術投入使用:利用虛擬仿真技術自主開發的沉井自動監測系統,實現沉井下沉全過程實時監控,自動生成預警、記錄,沉井下沉安全高效﹔自主研發鋼筋翻樣及用料優化軟件配套運用自動化數控鋼筋加工設備,降低鋼筋損耗﹔項目還運用了臥式自動制漿系統、PHC管樁機械接頭、三段止水螺杆等新技術、設備,為項目創優打下堅實基礎。(記者 方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