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心城區成國際候鳥遷徙“服務區”

每年11月,大批候鳥南下過冬,深圳迎來最佳觀鳥時機。黑臉琵鷺、黃嘴白鷺、白琵鷺等明星候鳥“如約”而至,福田區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又“熱鬧”起來。
黑臉琵鷺種群數量稀少,屬全球瀕危物種類別之一,2022年全球僅發現6222隻,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10月31日,福田區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通過4K高清全景攝像機視頻監控發現,在保護區魚塘內聚集了成群的黑臉琵鷺,仔細一數竟然多達100多隻。
作為全國唯一處於城市腹地同時也是面積最小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已成為重要的鳥類棲息地。據統計,每年超10萬隻候鳥在此駐留,記錄有鳥類約200種,其中不乏全球極度瀕危的黑臉琵鷺、黃嘴白鷺、白琵鷺、黑嘴鷗等20余種珍稀瀕危物種,堪稱東半球國際候鳥遷徙通道上重要的“服務區”。
鷗鷺齊飛的景象在福田頻頻上演,得益於福田對濕地生態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2020年,福田紅樹林濕地被列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自去年以來,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開展了福田紅樹林國家重要濕地保護修復工程,濕地生態承載力全面提升。
與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毗鄰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地處深圳灣生態圈范圍,是東半球國際候鳥的重要遷徙通道,在啟動規劃之初就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和鳥類保護。2021年5月,河套合作區在全市率先發布鳥類保護生態影響研究報告,通過採取控制建筑高度、建設屋頂綠化、營造鳥類友好建筑立面以及減少城市光污染等措施,為候鳥騰出遷徙大通道。如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在這裡徐徐展開。在河套合作區工作的員工,可以隨時推窗觀看山海風光,也可欣賞候鳥灣區戲水的場景。
福田區既是全市商貿中心、經濟密度最大的區,也是全國大城市中唯一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中心城區。據悉,福田轄區現有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深圳中心市級濕地自然公園、梅林水庫水源保護區、梅林山公園、蓮花山公園、筆架山公園共7個重點區域。為了讓植物生長不斷線、動物遷徙不受阻,福田區有機串聯轄區山、水、林、湖、海資源,構建“一環、雙核、兩帶、三廊、多節點”的生態廊道,持續推進區域生態空間互聯互通。在“多節點”生物空間中,推動建設“自然公園—城市公園—社區公園”三級公園體系,建成中心公園、蓮花山公園、園博園、香蜜公園等百余個特色公園,全市密度最大﹔充分發揮生態源區重要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水源涵養和土壤保持等生態系統功能,為生物進行“蛙跳”遷徙提供通道。(記者 彭軍 華智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中國時裝看深圳”之四:讓企業更有信心
- 俯瞰2023春夏深圳時裝周主會場。主辦方供圖 金秋傍晚,深圳歡樂海岸椰林沙灘上,美麗的聚光燈與湖面的粼粼波濤相互映襯,流光溢彩,為各服裝品牌的季度新品發布營造出獨特的氛圍﹔南山區南油服裝批發市場,各大服裝門店在此雲集,街區裡的“荔秀直播基地”總有品牌在線上直播﹔龍華區大浪時尚小鎮,瑪絲菲爾總部大樓仿生學的奇特外觀讓人駐足觀賞,不少游人特地前來就為了在此打卡拍照…… 深圳是全國重要的服裝基地,女裝佔據全國引領地位。…
- “中國時裝看深圳”之五:一針一線,見“圳”品質
- 服裝生產線上,工人們正在調試新採購的模板車。受訪者供圖 據深圳海關最新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市紡織服裝出口512.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8%,其中對美國、東盟、英國三大傳統市場的出口額顯著增長。…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