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月光滋養的童話”《養月亮的小孩》開啟預售

《養月亮的小孩》
作者: 李學武
出版日期:2023年1月
出版社:時代文藝出版社
近日,童話《養月亮的小孩》(時代文藝出版社)開啟預售。它如同《小王子》一般同樣適合成人閱讀。孩子在故事中讓想象力飛揚,成人則可領悟其中關於記憶和共情的思索。
該童話以豐富的想象力,構建了與“太陽世界”平行的“月亮村”。在這裡,月光能凍成甜點、紡成蟬絹,可吃可穿﹔鳥兒鳴叫,聽不到聲音,隻見一道道月光﹔樹洞成了精,專門尋找有心事的人來傾聽﹔樂器是種出來的,演奏家是風,而管理風的卻是一隻橘貓。當然,最讓人想不透的是:月亮居然也會新老交替,老月亮生下一個小月亮……
太陽世界的女孩月嚶闖入月亮村,聲稱來尋找關於媽媽的記憶。恰在此時,月亮嬰兒落下來。它見到的第一個人就是月嚶,從此不認別人的關愛,隻把月嚶認作媽媽。於是,一人一月,開始了一段奇幻的冒險之旅。
故事在一系列懸念之中展開:小月亮需要吃足30天月光才能長大,可是第29天,老月亮不幸離世。月嚶要到哪裡去尋找足量的月光喂養它呢?燈光能吃嗎?手機亮屏可以當零食嗎?如果小月亮長不大,月亮村就會消失﹔可是萬一月亮長“歪”了,人間又將變成什麼模樣?
月嚶找回了記憶,一點點回想起和媽媽的往事。她們曾在一個大江環繞的小山村中過著童話一般的日子。為什麼到了城市后,母女之間的感情就逐漸疏遠了呢?月嚶流連於月亮村不肯回家,媽媽卻想選擇忘記月嚶,她們的愛逃到哪裡去了?
月嚶與小月亮,媽媽和月嚶,這兩對“母女”的關系變化,交織出憂傷又溫暖的故事。小月亮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惑,恰是月嚶在太陽世界的現實經歷。最終,溫情彌合了曾經的裂隙。
《養月亮的小孩》適合親子共讀。一家人放下手機,共同守候小月亮長大。在此過程中父母和孩子都能“看到”對方——看見難處,聽到心聲,並在理解中產生共情。
中國是月之國度,古詩詞中充滿月的意象。但今日之月已經喪失了過去的魅力,城市燈光比月亮更絢麗。人類登月后,月的神秘在一捧月壤面前消失。如果說,古詩詞中的月代表情感、記憶,此時月在人心中失去了位置,人類開始崇拜遺忘。這個“新生月亮重新與人建立起聯結”的童話,其實也是現代人再次整合記憶和情感方式的寓言。
《養月亮的小孩》作者李學武為北京大學文學博士,現任教於暨南大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中國時裝看深圳”之四:讓企業更有信心
- 俯瞰2023春夏深圳時裝周主會場。主辦方供圖 金秋傍晚,深圳歡樂海岸椰林沙灘上,美麗的聚光燈與湖面的粼粼波濤相互映襯,流光溢彩,為各服裝品牌的季度新品發布營造出獨特的氛圍﹔南山區南油服裝批發市場,各大服裝門店在此雲集,街區裡的“荔秀直播基地”總有品牌在線上直播﹔龍華區大浪時尚小鎮,瑪絲菲爾總部大樓仿生學的奇特外觀讓人駐足觀賞,不少游人特地前來就為了在此打卡拍照…… 深圳是全國重要的服裝基地,女裝佔據全國引領地位。…
- “中國時裝看深圳”之五:一針一線,見“圳”品質
- 服裝生產線上,工人們正在調試新採購的模板車。受訪者供圖 據深圳海關最新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市紡織服裝出口512.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8%,其中對美國、東盟、英國三大傳統市場的出口額顯著增長。…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