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頻道

11名新一屆在深全國人大代表全員上會全是“新面孔”

2023年03月04日09:19 | 來源:深圳特區報
小字號

原標題:11名新一屆在深全國人大代表全員上會全是“新面孔”

  3月3日下午,新一屆在深全國人大代表隨在粵全國人大代表從廣州飛抵北京。記者了解到,新一屆在深全國人大代表共有11名,全員參會,全部都是新任代表,其中超過一半來自高科技企業、科研機構和高校,既有院士、企業家,也有一線產業工作者,與深圳科技創新之城的氣質高度契合。

  基層一線代表大幅增加

  新一屆在深全國人大代表人數較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召開時的8名代表有較大幅度的提升,來自基層一線的代表共有3名,數量“史上最多”。

  這3名代表是深圳市桑達無線通訊技術有限公司軟件測試組技術主管陳淑賢、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深圳)有限公司制造部助理工程師郭會琴、深圳市海斯比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部副經理黎明華。他們都是從產業一線工人干起,經過不斷努力,走上了管理崗位。他們身上有許多屬於奮斗者的榮譽:深圳市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范等等。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3名代表都表示要將基層的聲音帶到會上。一線產業工人的技能培訓、子女教育、權益保障等都是他們關注的問題。

  院士代表有兩名

  素質高是深圳代表的顯著特性。其中,院士代表就有兩名。他們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

  薛其坤是著名物理學家,長期從事超薄膜材料的制備、表征及其物理性能研究,在清華大學工作時帶領團隊首次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被楊振寧評價為諾貝爾獎級別的研究成果。2020年,薛其坤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推動南科大進入“雙一流”高校。

  高文是計算機專家,從事計算機智能算法與系統研究,曾擔任國家863計劃信息領域智能計算機主題專家組組長。2018年任鵬城實驗室主任,在深圳這片科技發展的沃土,構建“超級大腦”助推中國人工智能發展。

  從“老委員”到“新代表”

  盡管11名代表都是新任代表,但是他們中的不少人在全國兩會上有豐富的履職經驗。

  廣東省工商聯主席、省總商會會長、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陳志列是十二、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2021年全國兩會“委員通道”上,他脫口而出的“深圳的土特產是企業家”,已經傳遍全國。

  廣東省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合會會長,國眾聯集團董事長黃西勤是上一屆全國政協委會,曾向全國政協提交45份建議,涉及專業行業發展、粵港澳大灣區、中小企業發展、婦女兒童權益保障等方方面面。今年她還將繼續立足深圳為大灣區的發展建言。

  高文在全國兩會履職的時間更長,曾任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為人工智能、互聯網發展和創新環境的完善建言。今年,他帶來發展低空經濟相關的建議。

  代表構成體現“深圳特色”

  新一屆在深全國人大代表來自各行各業,其中來自科技領域的就超過一半。陳志列創立的研祥是中國最大的特種計算機研究、開發、制造、銷售和系統整合於一體的高科技企業。薛其坤和高文兩位院士是量子力學和人工智能的領軍人物,同時也是科研機構和高校的代表。就連三名基層代表,也全部來自芯片、通信、海洋等領域高科技企業。

  此外,深圳還有來自金融領域的代表——深圳証券交易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沙雁,國資國企的代表——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何建鋒,公共衛生領域代表——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常巨平等,既凸顯深圳特色,代表性也更強。(特派記者 李舒瑜)

(責編:王星、李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